撤军途中又得到天子诏书,宣布他可以选拔旄(máo)头、魏宫可以设置钟虡(ju)。这两样都是天子专有的配饰,至此曹操在仪仗方面已与天子相差无多。十二月,大军终于抵达延津,只要渡过黄河就踏上魏国的土地了。
第三次南征从出发到归来总共四个多月,刚到长江边,连敌人的面还未见着就匆匆收兵,不但空劳一场,还白白浪费许多辎重军粮,重臣荀攸又崩于营中,曹魏开国的第一仗不败而败。加之此番出征,文武群臣乃至三军士卒皆有异议,校事赵达等又执法苛刻,因而曹操颁下教令:
夫刑,百姓之命也,军中典狱者或非其人,而任以三军死生之事,吾甚惧之。其选明达法理者,使持典刑。
当即宣布在幕府设立理曹掾,从今以后军法惩罪归理曹掾管辖,校事不得干预。三军将士早恨透了赵达、卢洪那两个奸诈小人,无不欢呼雀跃大呼万岁,曹操也算挽回了点儿面子。
大军备下船只,还未渡河就见北岸旌旗招展——原来曹植闻父亲归来,派官员前来迎接。太仆王修、少府王朗、侍中和洽带队,率领郎中、议郎、虎贲百余名前来接驾;幕府方面也来了长史陈矫、西曹掾徐奕、门下督陈琳等人。时值严冬,黄河结了一层薄冰,魏郡太守赵俨召集百姓破冰纤船,帮士兵搬运军辎。曹操颇觉欣慰,领曹丕、曹彰、曹真、曹休等率先渡河与群臣相见。
“恭迎魏公得胜回朝……”大家齐声道贺,其实谁都明白这场仗怎么回事,嘴上还得这么说。
曹操不禁苦笑——出师时还以为天下将定,哪知刘备非但未死还得了蜀地,成败之事实未可测,看来真不该拒绝纳谏、一意孤行啊!想至此未免有些羞赧,对群臣多加抚慰。
西曹掾徐奕奏道:“主公发下求贤令,各地推荐的才德之士都已到了,今日也同来迎候主公,可否先见见?”
“甚好。”开国立恩自要招贤纳士,何况现在又得知敌国未灭,曹操更不敢怠慢,当即请诸人近前——有崔琰推举的钜鹿文士杨训、安平文士李覃、南阳之士张固、已故太医令缪斐之子缪袭、新郑士人东里衮、开封儒士郑称等三十余人。曹操向天下求贤不止一次,每次至少也百余人应辟;可曹魏建国伊始,应辟之人却不增反减,这可不是好征兆。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曹操晋位开国又受封九锡,已是僭越之举,何况皇后一族血染屠刀,天下贤士愤者愤、惧者惧,这个节骨眼上有几人肯来捧场?虽这么想却不便说,都挂着一副笑脸。
曹操何尝不知?早拿定主意,要将这帮人全部予以重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