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呢。这份苦衷对谁去说?盼啊盼啊,就盼着王师到来能解我等之难,望眼欲穿盼了十几年,哪知您一来先要问罪,这世上可真没我们活路了。”他这话虽有些夸大,但也算是实情,说得杨秋也一脸黯然。
“唉!”曹操也不禁凄然。
孔桂见这可怜话管用,赶紧跪爬几步,挤到前面接着道:“其实我们杨将军一心想归顺朝廷,虽然迫不得已跟韩、马来往,但每次回来都在家中设摆香案对天忏悔,求苍天宽恕其罪,保佑大汉国祚,也保佑丞相福寿绵长,磕的头比带的兵还多呢!这次渭南兵败,我家将军唯恐贼兵劫掠郡县,故而不避猜忌回转安定,为的就是弹压地面安抚百姓,妥妥当当等您接管。若不信您问问这些当兵的,有谁不说我家将军好的?”
这倒是实话,关中诸将大多讲义气,驭下有恩,越是像杨秋这等小势力对士卒越好,若不然也难在这乱世中拥尺寸之地。孔桂越说越来劲,爬到曹操马前,一把抱住曹操的脚,觍着脸哀求道:“丞相您想想,小的来回跑腿送信,还不是奉了将军的命令?人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您大人办大事,大笔写大字,千不念万不念,就念在这点微末功劳的份上,就饶了我家将军吧!”
若别人胆大妄为过来抱他腿,曹操早一脚踢开了,可孔桂来这套他却渐渐听了进去,但觉每句话都那么有理,说得他心里那么舒坦,不禁微微点头。孔桂见状赶紧朝杨秋使眼色,杨秋会意,立刻把印绶高高捧起:“末将自知有罪,上还骑都尉、关内侯之印。”
“罢了。”曹操叹口气,“你的爵位乃朝廷所封,既然不背朝廷,依旧当你的关内侯。不过老夫革免你骑都尉……”听到此处杨秋愣了,免去军职岂不是把前程丢了?刚要争辩哪知曹操话风一转,“晋将军之位,依旧驻军安定,听候老夫调遣。”
“叩谢丞相天恩!”杨秋大喜过望,已然弄不清赦免自己的究竟是曹操还是天子,竟把“天恩”二字配到了丞相身上。
孔桂的好话固然有用,但曹操本心也没打算为难杨秋。毕竟关中刚刚平定,人心还不稳固,似杨秋这等割据多年小有威望的人物不能轻易处置,反之树其归顺天命的标榜,还有很大利用价值。不过曹操还要敲打一番:“你是聪明人,老夫也不与你说那些冠冕堂皇的话。忠孝节义且放一边,老夫的势力你是知道的,究竟跟着谁能享富贵,你可要掂量好了。今后若还与韩、马暗通表里,我好歹取你性命!”
“末将不敢,末将不敢。”杨秋连连叩首,“从今以后末将效忠丞相绝无二心。”
曹操又瞥了眼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