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之分自当如此。”如今的伏完已不是仪同三司的辅国将军,自董承、王子服因玉带诏之事被诛,他就主动上还印绶,转任中散大夫。
曹操故作憨笑:“话虽如此,您毕竟是国之重戚,不能自贬身份,快快请起!”说着话回首叫许褚牵来匹马,请伏完乘骑,共赴皇宫面圣。待亲自扶他上去,曹操这才回头扫了孔融一眼,笑道:“文举兄,我可得恭喜你。昔日北海之失,多受袁绍父子之欺,如今我也算替你报仇了。”孔融曾担任北海相,是被袁谭击败才调回朝廷的。
曹操呼其为兄,姿态摆得够低了,这么说不过想要孔融一句恭维,可孔融偏不遂其愿:“朝廷大义当前,在下那点儿小得失算得了什么。下官唯贺曹公报国之举,并无分毫私情。”
“文举兄真是大公无私啊。”曹操非但不能驳斥,还得公然称赞,心里涩涩的。
话音刚落一旁窜出校事卢洪,手指孔融阴阳怪气道:“今日群臣迎接曹公尽皆下跪,孔大人独揖不跪,太失礼了吧?”校事的职责就是为曹操监视百官,孔融当面不服不忿,身为鹰犬岂能含糊放过。
孔融瞧不起这等猥琐之人,瞅都不瞅一眼,朗朗道:“我等是受天子之命前来迎候,别人跪不跪本官不便干涉,反正我以为不该轻天子而重同僚。”他这话有理有据,倒把卢洪顶了回去。
曹操佯作呵斥:“大胆卢洪,你不过是一小吏,老夫与公卿讲话也轮得到你插嘴吗?还不给我退下!”卢洪诺诺而退,曹操碰了个钉子,也不想再饶舌,赶紧提及正事,“老夫离京忒久,朝中之事多劳文举兄与诸位大人费心了。”
“皆是荀令君之功劳。”孔融是个实事求是的人。不过这话也很别扭,究竟是说荀彧功劳大,还是说荀彧把持政务别人都摸不到呢?
曹操装听不懂,环顾四周微笑道:“今日朝廷官员来的不少,侍御史张纮(hong)怎么没到呢?”
张纮是昔日孙策派到许都朝觐的使者,被曹操表奏为侍御史,留在了许都。孔融与其关系融洽,听曹操特意询问,语气和缓了一些:“张大人请命入宫奉职,正陪在荀令君身边。”
“哦。”曹操点了点头,思索片刻又道,“午时我府里设宴,犒劳此番出征的将领,文举兄也过来凑凑热闹吧。”
孔融料想这不过是句客套话,推辞道:“在下乃白面书生,不堪与诸位将军为伍,别扫了大家的兴致。”他话虽如此,口气却颇为轻巧,似乎根本不屑于与武夫为伍。
哪知曹操一把抓住他的手腕:“兄台不要辜负我一番美意哟,一定要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