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口,就吃上鲜味了,”
苏崇吃完一个螃蟹,虽然味道鲜美,但是春蟹瘦弱,难有肉食入口,实在是美中不足,
“哎呀,苏大人如此年轻,就身居高位,令人羡慕,杂家就喜欢青年才俊,如今江南地界,可是咱们大武朝最繁华之地,谁知道,新北大堤出了那么大事,如今虽然堵上缺口,可是淹了那么多良田,时间拖得越久,就越是麻烦,诸位都在此,苏大人以改兼赈,两难自解的事,做的怎么样了,”
也不怪杨公公着急,苏州织造局那边,已经组装了织机,不少百姓也动用府兵强制种桑,虽然有了效果,但总体差强人意,所以缺口甚大,金陵四个县,税田有十五万亩,只要一步到位,就能填补空缺,可惜,现在一直没有动静,眼神一凝,又看了众人一眼,
苏崇并未说话,此间的事还未理清,如何插言,只有景存亮放下筷子,接了话,说道;
“公公放心,此番苏大人之策,已经给了衙门主官探讨,贾大人,你们知府衙门是怎么商议的?”
贾雨村理了理官袍,好似早有准备,起身拱手而拜,
“禀景大人,扬公公,赈灾的事,千头万绪,好在沈大人给的粮食多一些,能用一个月之久,至于各县县令的想法,下官也问了一番,他们都以淳阳县县令的主意为最,说是以官府作保,每亩良田换十石粮食,还需雇佣百姓耕作即可,就可买下田亩,双方皆有利可图,下官见有了法子,也就应了下来。”
话说的在理,可听在众位大人耳中,却有些心不在焉,现在江南一石粮食,就值十两银子,如今一百两一亩,那些士绅勋贵之家,岂能愿意,
杨公公眯着眼不说话,景大人和苏大人也闭口不言,只有末座的沈万和沈大人,眉头拧成一个川字,如此方法,金陵城那些士绅勋贵必然不买账,定然不会去买,这样一来,岂不是耽误春种了,一身紫色官袍微微一动,看似温文尔雅,此刻也难掩饰焦虑之色,
“知府大人,此事商议的并无不妥,但是价格有些高了,要是以往,别说十石粮食,就是五十石粮食都能拿出来,现如今江南受灾,粮价居高不下,这该考虑一下,想来金陵城里,没有几家去登记吧。”
好像是提点,关键的就是价格,四个县衙出的告示他也看了,事是好事,可惜,别人不买账啊,
“景大人说的是,却没有几个人去登记,下官也说了这些事,可是那淳阳县还有永安县的两位知县,竟然给下官呈递折子,杨公公,景大人,您看看,说的是一家之用的口粮,算到秋收,还能有些结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