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当时元朝余孽还没有被解决,以及元朝忽必烈两次东征日北失败的教训。
加上明初国家百废待兴,支持不了如此长距离的跨海作战,这才罢休。
可是没有想到日本国居然有连着挖四百年、每年产八百万两的银矿。
老朱还是不确定地询问了一遍:“真的存在这样的银矿?”
他眼睛里边闪过了一丝诧异。
实在因为大明王朝每年的银子产量太少太少,所以那么小的国土上,居然能够有这么大一座银矿,着实是有点颠覆了他的认知。
凌汉将头点成了小鸡啄米:“陈寒说得信誓旦旦,而且把具体位置都给说了出来,不会有假。
而且他还说,如今的日本国内是正在分裂。
不仅分成了南北两个朝廷,甚至南北两个朝廷内部,还有几十上百的军阀正在混战。
这对咱们来说实在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一旦咱们控制住了银矿和金矿,将银子和金子给咱们挖出来,运到咱们大明。
就算不成为流通的货币,让百姓们拿着宝钞来兑换金银,也能大大提振百姓对如今的改革的信心。
就算这些银子只是存放在各地的宝钞都提举司的平准库里面不动,对百姓们来说也是一颗定心丸。
微臣是觉得,陈寒说得没错,现在最要紧的是,如何快速恢复百姓对朝廷的信任,如何快速让百姓接受宝钞不会太大贬值的信任。
唯有这样百姓们才能够放心大胆地跟着朝廷的脚步改革,商人做买卖会更加放心。
而且咱们如果真的能打开日本国的市场,那可是笔大买卖。
他们既然正在两朝对峙,他们缺什么?他们缺粮食,他们缺服,那咱们就可以和他们做买卖。
只要让日本国国内的战争永远不停歇,咱们就永远有买卖能做。”
凌汉这个人在听完了陈寒说的那些东西之后,倒有点不像是一个读书人。
实在因为陈寒说的那些东西,对于他来讲冲击力太大。
如果他一直秉承着自己的那些观点,在陈寒的面前,可能真的是一丁点可取之处都没有。
或许因为接触了陈寒日久,他才发现原来后世的那些学问,绝不仅仅只限于儒家。
真的说是百齐放,比之如今的这些儒家,可是要开明许多。
儒家的思想,其实不是孔老夫子的思想。
完全就是读书人,又或者是那些统治阶层们,为了迎合自己的统治,禁锢百姓的思想,同时笼络读书人而设立。
现在的朱元璋,还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