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头”,虽然没有明文规定是何物,但有史以来,每一届夺冠者,皆是向公输家讨要了心中慕名以久的器械图纸。
公输家的图纸,可谓是价值千金不换,因为仅凭这一份图纸,但凡是悟透了,能够将它完整地做出来,基本上最后都能够名利双收。
所以,能够拿到“霁春匠工会”上的翘楚,是每一位工匠都梦寐以求的事情。
但正因为如此,要想成为“霁春工匠会”的翘楚、夺冠者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竞争太大,唯前十者才能入围。
试想了一下,就如这一届“霁春匠工会”上,有上千件展品,最终只能有十件入围,这其中产生的竞争力之大,那就莫摆了。
千进十,十进一。
千品中,唯一人一器,能得翘楚。
这其中有些展品比较特殊,为避免投票的人看不懂其中内涵,所以会特地安排人在展品前给予讲解。
大型器械大多数功能,受限于场地,不能一一在展场上展示,所以说,配备了人员跟别人详细介绍,也是为了能够拉拉票。
能出现在这里的商贾们,都七国中混得开、又关系网拉得大的人,他们都十分精明,属于不见兔子不撒鹰。
所以想将他们手中攥紧的“春赏银钱”装入自己的囊袋中,没点特别之处,那是想都不要想了。
如悟觉寺的住持弥苦所言,这些商贾都是些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之人,他们虽然都被郑曲尺所打造的盘龙马车给吸引住了……
那豪华的配置,那奢华的享受,也顶级的外观,那……总之,看着好不一定是真的好,它还得有真正的实用价值。
他们有部分人冲动“消费了”,但还有一部分人仍保持着谨慎态度,跟介绍人询问各种问题。
“这位匠师,请问这辆马车,是你设计制造的吗?”
“对啊,方才问那两位,他们说是一位叫阿青的人设计的,你就是那位阿青吗?”
“你们是邺国的工匠吗?还是说,你们只是被邺国重金挖掘过去的匠师?我还真不信,邺国的人还能有这样的工艺了。
郑曲尺被团团围住了,她见这些商贾来势汹汹,就跟饿食的绿眼狼似的。
但她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