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高呼着反对科考的声音,散发纸张。
哪怕官府出面镇压,也是屡禁不止。
这次是新皇登基后的首次科考,皇上非常重视。
翰林院顶着压力,内部商议后,甚至提出,不管通过什么方式,至少也要保举一位非世子出身的学子,下可平息民怨,上可向君主交代。
门客们对此皆持反对意见。
太傅,翰林院此举,有失公允,与徇私舞弊有何分别?
大人,若真开了这个先河,往后又该如何自处?通过此种方式选出的人,又是何等可悲!
他们轮番表述想法时,温瑾昀就坐在上首位,沉稳不迫地看着他们拟好的试题。
他只是大概浏览了一遍,而后便将试题放在一边。
之后,他问了众人一个问题。
依你们之见,何谓公正?
他也只有二十多岁,却好似沉淀了三四十年的阅历,始终不骄不躁、谦和有度。
门客们互相看了几眼,开始思考。
很快,一个较为年长的门客站出来说道。
大人,鄙人窃以为,不患寡而患不均,各得其分,方为公正。
温瑾昀没有反驳他,转而看向其他人。
而后,又陆续有人站起来附和。
他们越说越偏题,甚至说起了如何建立较为公正的制度,让下层百姓更有所得。
后来,有人问。
敢问大人,您认为,什么才是公正呢?
温瑾昀态度温和,不急不迫地说道。
你们方才所言,都有道理可循。
本官也同意各得其分之理。
说到此处,他稍稍停顿了几息,转而又补充道。
然而,仅仅考虑所得,仍然很难实现公正。
若只知开源,而不节流,财物就并非百姓所有,而只是途经他们手中,如同飞鸟过境。
是以,所谓公正,不止要各得其分,也要各出其份。
通俗来说,得到的多,流出的多;得到的少,流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