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没有意见,能够理解。
看着麦迪逊展露出笑容坐上替补席和队友们沟通的场面,李琛心中一松,也是再度看向赛场。
撤下一名边前腰,换上一名身强力壮的灵活边中卫,并不代表着英格兰队在加强防守的同时就削弱了反击力度。
事实上,更擅长打反击的萨卡依然像是一柄尖刀钉在阿根廷的左路。
而此时英格兰队的两名边后卫卢克肖以及阿诺德也都是后插上反击推进的好手。
更别说李琛还把擅长后插上进攻的贝林厄姆留在场上了。
下麦迪逊只是削弱了英格兰队前场阵地进攻的合理性和流畅度。
但现在对李琛来说,他已经不需要再和阿根廷打阵战。
除了防守反击就是前场的定位球进攻,英格兰队现在要的是反击的快和定位球的进攻效率。而面对变阵后改打三中卫的英格兰,阿根廷队就更加的难受了。
表面上看英格兰踢的是342,但那是反击进攻时的站位,实际上在回防时,英格兰踢的是351(朗斯塔夫拉着梅西捉迷藏去了)。
萨卡很自觉的就回撤到己方半场右路参与协防。
就连凯恩这会儿也积极的参与到中场中路的拦截中。
中场的防守人数足够,两名边翼卫在结束了中场的协防后还能快速回撤站位堵住边路。
至于说替补阿尔瓦雷斯上场后的马丁内斯,那更是在身形灵活的斯通斯和凯尔沃克轮番盯防下占不到半分便宜。
他的确有做支点帮队友牵制英格兰队防守球员的作用,但实际效果却并没有斯卡洛尼想象的那么大。
但这并不代表着斯卡洛尼的临场换人调整就出现了问题,只能说李琛所做的战术准备比他还要更加充分。
他一出手,李琛就跟着做出了针对调整,毕竟多上了一名中后卫啊。
马丁内斯就是再超神发挥也没办法突破三人镇守的防线取得进球吧?
直到上半场比赛彻底结束,阿根廷也没能撕开英格兰的钢铁防线扳平比分。
这让赛前对于决赛取胜期待无比的全球阿根廷队拥趸们失望不已。
因为他们真的很难看到,翻盘逆袭英格兰的希望。
李琛的战术布置太tm稳了!
宁愿在进攻端错失更多的机会,放弃英格兰队更加豪华的进攻阵容,也要先限制住阿根廷的两名巨星老将发挥。
更变态的是也不知道他在赛前给哈里凯恩灌了什么热血鸡汤,既然刺激得凯恩打进了足以载入足坛史册的一粒决赛进球。
稳如老狗还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