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一旦出现竞争要约,那么收购者可以撤销自己的收购要约。
康纳石油抛出毒丸的目的就在这里。
撤销后,米洛可以接触康纳石油,实施绿色敲诈,把股份转让出去,套利走人。
毕竟康纳石油股价已经被炒高31.78%,他现在离场可以暴赚二十几亿美元。
不过菲利普斯能源又是另外一种模式了。
康纳石油这些做法,也只是想要逼走米洛对他们本体的下手。
但米洛没有接受康纳石油的恐吓,毒丸并不能吓退他的进攻。
同一天,米洛宣布更改要约内容,他目前持有康纳石油17.92%,收购比例是32.08%,现在扩大比例范围到67.08%。
他原本要准备现金250亿美元,现在要加注到350亿美元。
还有大约一百亿美元左右的股票。
假如完成要约,他的控股比例会达到85%,即使毒丸生效,他依旧能够绝对控股。
当然350亿+100亿是保守估计,他收购到底的决心会导致康纳石油股价不断上涨,溢出价会非常高。
比如康纳石油原本市值四百五十亿美元左右,在他全面要约收购发起以后。
现在市值已经飙升到550亿美元,这显然还不是底线。
这一份要约更改的文件通告出去,全华尔街一片哗然。
【布莱克本先生明知道毒丸的威胁,非但不退缩,反而更进一步,至少勇气是值得称赞的。】
已经闯出名声,被推出来作为东南亚经济危机刽子手靶子的量子基金负责人。
索罗斯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这样评论。
【但是康纳石油的资产净值要低于他目前的报价,毒丸一旦生效,他会亏损五十到八十亿美元,这样做值得吗?】
【关键就在于毒丸的生效与否!】
量子基金的联合创始人,索罗斯曾经的亲密战友,另一个金融巨头罗杰斯同时接受《华尔街日报》的采访。
罗杰斯笑道:
【老朋友,难道你没有发现吗?康纳石油的‘毒丸’是一种变种,这是个天才的策划。他们比毒丸创始人马丁利普顿还要灵活,毒丸先抛出来,可以吓走九成九的野蛮人,但是布莱克本先生的收购意志过于坚定,筹集的资金过于庞大,他们无论如何也低档不住,这颗‘毒丸’会成为他们的谈判筹码,等到要约结束,他们可以给自己手上的股份开出一个好价钱!】
【你的意思是,康纳石油不会在要约上与布莱克本竞争?】索罗斯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