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家的声名。
但,公孙龙就是公孙龙,论辩无双四个字不是空穴来风。
公孙龙与孔穿和公子成蟜的两次论战,完全是两种风格,前后简直判若两人!
孔斌看向身旁兄长:
“阿兄若是不上去,公子成蟜或有一成胜算。”
这次论战,公子成蟜根本就没有发挥孔斌印象中的真正水平,全程都是在被牵着鼻子走。
孔斌认为,就是因为公子成蟜对与其兄孔穿论战的公孙龙印象太深刻,才会导致面对另一种风格的公孙龙大失利。
“阿兄还笑得出来?”孔斌略有恼意。
他的视线里,兄长笑容恬淡,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公子成蟜已经输了。
孔斌不理解。
他的兄长声名落,他的家族声望降,寄予厚望的公子成蟜也失了君子之名。
而和他同进同退的兄长,怎么还能笑得出来啊?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孔穿呵呵笑道:“我上不上去,面对公孙龙子,公子成蟜都没有胜算,天下无人能论过公孙龙子也。”
“诡辩之士!何足道哉!不配称子!”兄长称公孙龙为公孙龙子,让孔斌很有情绪。
“不尽然。”孔穿摇头:“什么叫诡辩?不符合认知,常识,却又无法反驳的论辩吗?若以为公孙龙子说的不对,便当鞭辟入里地驳斥,而不是不分情理地不认同。既然你论不过,那就说明公孙龙子的话就是有道理的。”
与孔穿交好的邓陵学一脸安然,认同颔首。
转头,隔着孔穿对孔斌说道:
“君与我不睦,我与尔兄相交莫逆。
“孔斌子和孔穿子之间,差着道义。”
孔斌扭过头,不理会邓陵学。
家训不许他说污言秽语,否则他定然要骂一句——道义个鸟!
胡扯什么?什么事都能赖道义?
儒学、墨学,本就是相互对立。
《墨子》这本书里有一个独立篇章叫做《非儒》,主要内容就是对儒学的批判。
如此作为,身为儒学根本传承的孔家人和墨者有什么可交的?
孔家之中,有名望的人,只有孔穿一个和墨学中人交好。
三子小剧场,诸子大舞台。
一听到公子成蟜的“然也”,诸子多是失望、感叹。
失望于公子成蟜败得太轻易,他们可着实对公子成蟜给予了些希望。
不指望胜,起码要论个精彩吧?
感叹于公孙龙不愧是公孙龙,只用三两句话就让名声大噪的公子成蟜失了分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