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雁归,大雁的雁,归来的归。”
谢蘅眼神微闪,快速的瞥了眼柳襄。
今日月光还算好,他从上而下隐约能看清她半张脸,不同于京中其他姑娘的打扮,她时常高束着马尾,今日用的是繁星银发冠,在月光下中似乎格外的亮眼。
他知战场刀剑无眼,但他从未真正见过,她自小长在边关,随父守城,应当是见多生离死别。
雁归,何尝不是出征前美好的祝祷。
狭窄的巷子中,他们在月光下缓缓往前走着。
马蹄声轻而缓,好似是生怕惊着马背上的人。
柳襄不经意间往上瞥了眼,正好瞧见谢蘅伸手轻轻摸着鬃毛,还小心翼翼的抚了抚马脖子,月光下,他那双丹凤眼中隐有光亮,比寻常柔和了很多。
柳襄怕惊着他,只看了片刻就挪开视线,不动声色的放慢了脚步。
她想,或许他也曾羡慕过那些鲜衣怒马的少年郎吧。
直到走出巷子,柳襄才仰头问道:“方才世子想说什么?”
谢蘅愣了愣才反应过来,接着方才未尽的话道:“褚公羡可是因你进的乔家?”
那日在客栈外若柳襄与褚公羡不相识,乔祐年不可能将玉佩给褚公羡。
柳襄想了想,点头:“嗯。”
她知道二表哥虽然那时对褚公羡有好感,但赠其玉佩确实是有大半的原因是因为她与褚公羡相识。
“褚公羡此次之祸有两个原因,一是得罪了谁,二是挡了谁的道,他因你得到乔祐年的玉佩,后与乔相年关系甚好,想要除掉他就得挑拨他与你还有乔家的关系,让你和乔家都不会出手相助。”谢蘅徐徐道:“他出身寒门,在京中没有任何根基,只要你和乔相年不帮他,他此次必是在劫难逃。”
柳襄蓦地停住脚步,看向谢蘅艰难道:“如此,若没有我,他们是不是就不会遭此劫难。”
谢蘅垂眸看见了她眼中的水光,微微皱了皱眉头,道:“就算没有你,褚公羡进翰林院后,也一样会与乔相年结识,互相欣赏,成为知己。”
谢蘅顿了顿,道:“乔家不好下手,他们自然就盯上了老管家。”
柳襄直愣愣看着谢蘅,半晌后她快速偏过头,眼泪自脸颊滑落。
她伸手抹了抹,继续往前走着。
若他推测的是正确的,那么若没有她与褚公羡相识,或许死的就不是柳爷爷了。
谢蘅那话不过是安慰她罢了。
“褚公羡才进翰林,会得罪谁,又会挡了谁的道?”柳襄声音闷闷的道。
谢蘅短暂的沉默后,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