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这期节目肯定是要白录了,因为录了也播不了啊!开玩笑,上面会允许他上电视吗?
台本内容都是提示性的,跟着台本走完一遍流程,下午四点开始正式录制,观众陆续进场,伏渊西装革履,拿着韩运给他的票,入了场,坐在离舞台最近的位置。
古书画,指的是古代书法和古代绘画,两者构成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门类之一。书画本不分家,虽然形式不同,但在民族文化中,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所以这一期节目,就从古书画入手。
开场五分钟的舞台特效过后,主持人入场,开启话头:“如果说起古代字画,各位第一个想到的是什么?”
“《清明上河图》!”
“郑板桥!”
“王羲之。”
“……”
韩运提了一个他比较喜欢的画家——赵嵇。这位画家是他在位时就喜欢的一位前朝文人,韩运几乎把他的画作和字帖都收藏了,并且他也很爱临摹赵嵇的作品,他临摹过不少幅,甚至堪称可以以假乱真的地步,不过差距还是有的。
赵嵇不算鼎鼎大名,但是书画爱好者听见这个名字,都多少有点印象,他名声不响的缘故,还是因为传世下来的画作太少,只有一副残卷,被收藏在国家博物馆。
听见他提道赵嵇,郑之闻还看了他一眼。
但韩运好像恢复了第一期的状态,比较沉默,不爱接话,按照台本,他不给自己加戏的话,一场录制下来也说不上几句话。
随着提名越来越多,按照台本,话题终止在黄公望身上。
在嘉宾提起黄公望后,主持人适时地打断道:“大家提名的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画家、书法家,或是名画字帖……”
“今天,我们有幸借到了一幅七百年前的传世古画——黄公望所绘的《富春山居图》!”
“此为《富春山居图》前半卷:剩山图”
在主持人高亢的声音中,现场整个暗了下来,画卷的3d特效震撼人心。
舞台上的男演员,在鼓乐之中,演了一段黄公望为师弟郑樗绘画这幅《富春山居图》的故事,节目的本质在于科普历史,揭露文物背后的真相,所以整个故事演得唯美动人,加上配乐灯光所震,聚光灯效应,难免会让人产生一种敬畏之情。
表演过后,才是文物登场。
这幅画被框在厚重的玻璃展柜中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