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熙阳王罪有应得。”百里奕祯道。
欧阳珏还想说什么,便听得皇帝道:“欧阳爱卿,难道你还要为熙阳王狡辩不成。”
欧阳珏低着头,紧紧闭了眼睛,明月可鉴的劝谏竟成了他口中的狡辩,欧阳珏再也无话可说,便只得无奈退回班列。
事后,和尹阑一起喝酒的时候,也只得摇头晃脑,苦苦一笑,“这大睿的江山,历经三代帝王,太祖皇帝英明神武,建立大睿的王朝,在位之时还不忘开疆拓土,大睿才得以有今日的山河壮阔。先皇虽有过错,却也励精图治,广纳谏言,体恤民情,留下不少丰功伟绩,怎的到了第三代帝王,就成了这样?”
尹阑为他斟酒,“为人臣子,帝王昏庸,轻用小人,你我又能如何?”
欧阳珏笑得更苦,“先皇有错,可他平生做得最错的便是没有立五皇子南宫煦夜为太子。若是当年……呵,还说什么当年……”
尹阑接他的话,“若是当年登上皇位的是五皇子,恐怕就不是今日这个局面了。”
两人对视一眼,对今日的帝王皆是心照不宣,随后化作一声叹气。
二十几年未出过皇宫的太后说要出宫,穿了一身淡色的衣裳,领着随侍的太监宫女便要乘着帏轿出宫。
去的正是天牢,目的则不想而知。
手上托着净鞭的太监脚下步履轻快,急急忙忙要往御书房而去。那时,百里奕祯正在御书房。刚进来的太监急急忙忙道:“启禀皇上,太后,太后出宫了!”
皇帝呼出一口气,道:“随她去!”
百里奕祯却心里不安,待进来通报的太监走后,才对皇帝道:“皇上,熙阳王乃太后的亲骨肉,此时太后去天牢,恐怕……”
皇帝捏了捏眉心,他虽然生性多疑,却至始至终不敢对太后做出忤逆,“这是最后一面,让她见罢。”
“只是……若是太后下令放了熙阳王,怕是下面的人都不敢违抗她的懿旨。”百里奕祯担心的是太后会强行放走南宫煦夜。
皇帝心中也是烦闷,站起来道:“那朕又能如何?太后是朕的母后,朕还能杀了她不成?!”
一句话说出来,便连门外看守的太监也都惊了一惊,皇帝这话是大逆不道有违天理啊!
百里奕祯不敢再激怒,便道:“皇上息怒。”
皇帝心口剧烈的起伏渐渐趋于平稳,倒吸一口凉气后,便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