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州还在招聘用人的岗位,只有外卖和快递行业了。
“你们居家,我每天都能出门乱跑,还赚了好几万。”邹冀吃着麦乐鸡,笑着说,“其实赚钱,也没我想象中那么难啊。”
薄韧一直在云州,已经逐渐习惯了他现在的样子。
杨樵还处在巨大的冲击里,心里非常难受。
刚开始他不知道邹冀家里出了事,给邹冀发些日常消息,邹冀也都很平常地回复他,没有提起这件事。
后来还是薄韧悄悄告诉了他,也叮嘱他不要问邹冀。
邹冀一直都很积极,很稳定,很好地成为了家庭的主心骨和顶梁柱。
薄韧认为,他是强行让自己装作失忆,忘了发生过什么,只专心看着眼前的工作,好好送外卖,好好照顾着mama,他如果不想说,不想哭,身为朋友的他们,就不要问。
——这应该是薄韧从他自己应对变故的经验里,得出的结论。
杨樵在这半年里,也迎来了事业上巨大的变化。
大人们居家办公,学生们上网课,全员待在家里,人们与外界唯一的联系,就是互联网,几乎每个人的情绪都完全被媒体掌握,从早到晚,每一条新闻的诞生,都有可能成为全体网民的情绪遥控器。
每一天都身处鱼龙混杂的互联网,眼见得无数真真假假的传闻,媒体导向良莠不齐的现状……杨樵萌生了自己也应该做点什么的念头,他和从前在公号共事过的小伙伴,实习中结识的同好,几个年龄相当、在专业上谈得来的年轻人,同时间都在居家办公或等待毕业,几人线上一番讨论,一拍即合,大家都具备了一定的从业经历,分工也很明确,初创阶段的引流,蹭热点,如何起号,谈商务,和孵化公司谈合作,这些都有人去做。杨樵则负责内容。
这个时期对自媒体人来说,是危机,也是风口,带来了更多的流量和机会。
杨樵在毕业前,正式踏出了成为“木头总”的第一步。
薄韧知道杨樵在做什么,也知道他做得很好。
他们联系的时候,薄韧能感觉到杨樵每一天都是充实的。
薄韧自己是个普通的应届生,按部就班地毕业了,无所事事地等待着秋天硕士研究生开学。本来他还应该像往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