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俩的媳妇儿,去了车马房那边,亲自布置的马车内外,里头放了一个草编的席子,上头放了一层羊皮,然后一层厚的褥子,再放上一层锦被。
四个枕头,两个靠背垫子,让人看一眼就犯困,只想躺下睡一觉。
吴瑛是骑着马走的,当然,前头有给他牵马的马夫,后头跟着俩常随一一个书童,他不要坐车,觉得女人才坐车出门。
吴有为可不管他,他不会骑马,最多也就在马上,让人牵着马溜达。
这还是吴老爷子在世的时候,教过原主,原主会了之后,根本就没几次机会是骑马出门的,都是坐车。
新车坐着虽然也颠簸,但是里头铺的东西多,又是在城里,倒是好走不少,车轮辘辘,停在了一家名叫“老头鱼锅店“的大门口。
吴有为下了车,后头跟着他的吴瑛也下了马,车马自然被人带去走旁边的门进了车马房暂时存放。
进了屋,上了二楼的雅间,一间叫“春江水暖”的雅间,门上挂着的牌子是一个鸭子的造型,吴有为看了就笑了:“这可真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啊!”
吴瑛撇嘴,什么玩意儿!
推开门,就见到了张升,他正坐在那里喝茶,看到吴有为就笑了:“我们上次去品茶的时候还在猜,你出孝之后,第一个请谁,大家都猜是自己,最后还是我跟应宁俩占了这第一位。”
应宁就是杨一清的字。
杨一清在中举的时候,就有了字应宁,后来号邃庵,别号石淙。
他是南直隶镇江府丹徒(今属江苏)人,祖籍云南安宁。
他的字,取了祖籍地名中的一个字,意思是不忘祖地。
吴有为他们前脚刚进屋,后脚杨一清也到了,他是骑马来的,倒是跟吴瑛一样。
上了楼三个人又相互作揖打招呼,吴瑛在一边看的直皱眉。
他一直没什么机会跟文人雅士们真正的交流过,靠近都难,平时跟那些所谓的“朋友”出门,都是偷偷背着家里去听个小曲,虽然还没到留宿青楼的地步,可跟什么歌妓舞姬摸摸蹭蹭的也没少干。
喝酒吃肉都是小事儿,连在餐桌上开个黄腔说些风流韵事都很平常。
见面的时候都是打招呼,但是并没有这么... 麻烦!
吴有为今天就是让这俩人跟他演戏来着,平时他们见了也没这么麻烦,但是现在嘛,就得这么麻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