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乍一听,还以为是“小姥爷”呢。
他这辈分可够大的了。
于是吴有为又叫了吴旭过来:“还要香樟木。
“小的这就给您取,还有一些存着呢!”吴旭上次给弄了不少香樟木,因为香樟木是防蛀虫的东西,一般书柜都用它打,外面并不少见,只是上好的香樟木不多,他见到了尤其要的还是一些边角料,大件的他也买不起啊!
“好,取来吧。”吴有为头一次觉得吴旭的存在,还是很有必要的嘛。
东西拿来了,吴有为又做了一些书签,只不过,这次的书签没有带流苏扇坠,然后在刘大夏他们的仆人来的时候,写了手书,不久,有了回音。
看过刘大夏和刘健他们给的手书回信,他用铁笔烧红了后,写了两首小诗。
天顺六年的顺天府乡试,陈鉴为主考官,刘宣为副主考官。
按理来说,这两位都是吴有为的座师,座师是明、清两代举人、进士对主考官的尊称。
主考官陈鉴,字贞明,高安人,号方庵、芳庵、心远楼,长洲籍贯。
正统十三年的一甲第二名进士,俗称:榜眼。
天顺元年与高闰出使朝鲜,与朝鲜大臣有唱和,集成《丁丑皇华集》。
本来一介文人,又是榜眼出身,应该是喜欢文人的儒雅,结果这位喜欢读的书竟然是《三国》!
有着文人的身体却装着一颗武者的心,据说年后要调任国子监祭酒了。
哦,说“国子监祭酒”没几个人知道,在明朝时期“祭酒”相当于“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