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对柳眉山下手的事,除了经手此事的龙隐卫蔡广宇他们,只有他知道。所以这个消息传出去,陛下自然会知道他的背叛,可白朗还是将消息递给了宣王。
因为,他也恶心透了陛下这副“天下人负我”的嘴脸,不愿意再同他虚与委蛇下去。
分明是他薄情负心在前,为何又摆出一副受害者的姿态,嫉恨柳眉山“夺走”了宋骁?
这个人薄情寡义,冷心冷肺,永远只爱自己。
所以陛下骂他是养不熟的狗之时,他大笑不止,反问他,主人在养狗的时候不曾用心,狗又怎会知恩呢?
他不知恩的……
因为他贪心,想要更多,却差点将心折在这个视他如走狗的男人身上,幡然醒悟,怨他,恨他,更怪自己愚蠢天真。
于是掐灭了心尖那点奢望,从此断情绝念,不感激,亦不留恋。
白朗去了离京城不远的兴州。宣王把他的两个儿子安置在那儿,给他们置了宅子,请了先生教他们读书。
宣王其实许了他高官贵爵,可他却不想要了。
圣人道三十而立,而他活到三十岁,半生糊涂,一身伤病,负妻累子……何其可笑?
无颜面对早逝的父母,更无颜面对结发之妻与两个孩子。进宫的本意是加官进爵、封妻荫子,却因他的软弱无能,终是负妻累子,门庭蒙羞。
而一次久跪,两次受刑,还有长恬花之毒,让他落下了畏寒和膝骨痛的毛病。
怨谁呢?怨天命不公,他无权无势,只能任人摆布,还是怨他自己贪权贪势贪图圣宠,于是困于牢笼?
他的声名在当年跟随陛下之时就不干净了,加官进爵之后又如何呢?难道还将两个儿子接回身边,与他一块受人指指点点?
最是无情帝王家,他甚至想着,将来两个儿子大了,学成文武艺,干什么都好,千万莫再货与帝王家。
得知陛下驾崩的消息的时候,白朗正在院子里教两个儿子扎马步。
长子已经过了习武的最好时机,权当练练身体,小儿子倒还能学一学,白朗试着教他,学不学得成都不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