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下一哧,那杨诘倒是个会演戏的主,装得也忒像那么一回事了,可惜只有皮相毫无骨相,初见面便让自己捉了破绽去。只是没想到自己一下大意,还是着了他的道,挨了顿打。
“让你查,你就去查查。”晓舟珩道,“玉如轶与玉笙寒乃同堂兄弟,你觉得他有几分可信?”
“玉笙寒?”唐昶道,“你爹生前不是与玉笙寒交好么,他也是咱们的人,怎就不可信了?”
“他离开朝堂五年去了何处?是生是死?为何人卖命?”
唐昶一时语塞,答不上来。
“玉笙寒更是要提防的那个,他不仅有武艺在身,且思辨能力也是无人能及。短短几年便从八品县尉跃居二品尚书,你当他只是好运?再者,虽圣上从不明说,但皇城司的人一直在寻那人踪迹,五年矣,却是半分都不曾寻见。”晓舟珩道,“朝夕相处之人都会变,何况是一别五年之人,唐昶,你有何胆量敢保证他还忠于圣上?”
玉笙寒与当今圣上那些风言风语晓舟珩自然是听过的,自己当然也愿意相信玉笙寒乃砥厉廉隅的圣贤之辈,可惜那又如何?若是自己再疏忽大意,那可就不是自己挨了顿打那样简单了。况且自古相爱之人反眼不识之事数不胜数,何人能逃了凡夫俗子的那一套?
不能矣。
“我自然没胆,我听你的就是了,你交代的我自然会办妥。”唐昶叹了一口气,心下觉得这晓舟珩到底还是做官的读书人,还是想得比自己长远些,复而问道,“细作可是有了眉目?”
“不曾,我倒是觉得你们情报错了。”
晓舟珩在李府数月,连细作的一丝苗头都未发现,心下当然有些质疑关逡枫此举缘由。所谓天下事,少年心,晓舟珩虽不甘,但还是递给唐昶一张信纸,上列了几个可疑之人的名姓。
唐昶接过那纸,匆匆一扫便揣入怀中:“夸口,亏你还是鸿胪寺的人,你是对你的关大人一点信任都没有,还是在质疑皇城司的办事能力?”
晓舟珩不愿与他争辩,垂下眼去:“除了那几人以外,倒是还有一人需要查查。”
“何人?”
晓舟珩只觉利刃当胸而过,快要喘不上气,而这把刀还是他亲手刺向自己胸口的,他终于还是在唐昶的注视下,缓缓道:“李终南。”
……
玉英之死便以十七少爷李韫德失踪而这样不了了之,这件事最终还是传到了李闫卿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