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任港督罗便臣终于出场了!
大家看到我的标题,是否会有些迷茫?为什么又说他年轻,又说他老?
给大家五秒钟时间想想!
其实,之所以称他年轻,是因为他是香港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督!就任时年仅三十五岁!
就算是今天香港特区也无法做到,因为《基本法》规定了特首就任年龄,必须至少为四十岁!
那为什么又叫他老罗便臣呢?
这个是我自己改的,他的全名为「夏乔士.罗便臣」,但香港后期也有一位「罗便臣」管治(第十一任港督,威廉.罗便臣,1891-1898年在位)。
为了区分二者,我姑且叫这任为「老罗便臣」,后期才做港督的叫「小罗便臣」。
这个改名的参考,是源自于美国总统也有两个「罗斯福」,但华人社会倾向称一开头当选总统的为「老罗斯福」,后来才当上总统的为「小罗斯福」。
名字的问题处理好了,开始谈谈正事。
老罗便臣由1859年9月9日统治至1865年3月15日。
考考记忆,这段时间,大家还记得发生了什么事吗?
我前数章有说过的。
记性好的,便会记著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过程进行中。
而老罗便臣管治时,这场战争已经进入尾声。
1860年10月24日,清廷战败,签订《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给英国。
老罗便臣便「冷手执个热煎堆」(俚语:不劳而获),派军到接管九龙半岛。
究竟以哪里为界呢?
此界始于深水埗南,中间穿越九龙塘南部和九龙仔,最后到达九龙城。
英人将建了一条路在这界上,叫做「界限街」,英文为boundary street,沿用至今。
界限街以北,归清廷管治;以南,则英人管治。
九龙半岛旁的昂船洲也在这时划入英国管治范围。
英人对于九龙半岛的运用,主要放在兴建军营及水警总部,并容许船只停靠。
拿了个九龙半岛,老罗便臣便着手改革!
因为香港的问题在当时实在是太多了!
譬如说,「香港总是与一些致命的疫病??或一些丢人眼现的争吵连上关系」。(王赓武:《香港史新编》)
老罗便臣大刀阔斧,决定一洗前朝的漏习!
果然是血气方刚,想有一番作为!
首先,整顿前朝的贪官!
大家应该都知道我在说谁了吧!
「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