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两广总督叶名琛只肯释放被补水手,但不肯道歉和移交撕毁英国国旗的凶手给英方,英方宝宁便借口派兵进攻广州。
1856年10月23日,宝灵命海军司令西摩尔率领3艘英舰前往虎门。
战事一触即发!
24日,英舰炮轰凤凰岗砲台,大胜。
25日,英舰炮轰海珠砲台,大胜,直逼广州城。
史书记载,叶名琛「危坐二堂,绝无惧色」,而且他下令「杀一英人,赏银三十元」,广州城上下一心,同仇敌忾。
29日,英军攻入广州城,但叶名琛此时已离去,英人无法活捉叶名琛。
与此同时,受到叶兄的激励,广州上下士气大振,人民火焚城外各国商馆及洋行,同时洗劫广州的英国邮船,「杀夷夺船」
英人报复,也焚烧洋行附近民宅数千家﹕
双方僵持。
或许你会疑惑,英方不是船坚炮利吗?为什么不长驱直入广州,杀个清兵措手不及?
因为,此时英军人数不足,所以只能持续炮轰广州城,却不能派兵强攻。
有趣的是,叶兄此时竟然向咸丰帝奏捷报:
「英夷借端寻挑衅、 坚欲入城、 力战两次获胜!」(《随手登记档》)
有趣有趣!以前的人总是喜欢「丧事以喜事办」,咸丰帝怪不得被蒙在鼓里!
1857年1月,事隔两个多月,英军碍于人手不足,决定暂时撤离广州,退往南郊凤凰岗。
英方在退离后,仍然想派人与叶名琛进行谈判,至少来说,英方认为,让英国人入城的问题也得解决。
「你打了我们还想入城?想得美!」
叶兄认为英军这次退守,是实在攻不下广州而放弃!现在主导权在清军上!不应谈判!
「(英军)不得已而思其次!」(华廷杰:《触蕃始末》)
「坚拒弗纳,毫无可商!」(华廷杰:《触蕃始末》)
然后,叶兄在继续他的一贯作风:
向咸丰帝上奏捷报!
「防剿英夷水陆获胜;现在夷情穷蹙!」(《随手登记档》)
有趣有趣!这一幕是否似曾相识?当年奕山也是和战/败战当捷报上道光帝!
只能说,清朝的官员太爱吃这一套了!
一个国家腐败至这个程度,怎能不败?
虽说英军此刻暂时退避,但现在只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英军正在等待更大的进攻。
另一边厢。
1854年,法国传教士马赖神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