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6月,中国广州海面上出现了一支英国舰队。
全权代表懿律,副帅义律,率领军舰16艘、武装轮船4艘、运输舰28舰、陆军4,000人,到达中国广州。
懿律并没有打算与清朝消耗,反而是想迫使清朝答应英国的条件,所以便驶离了清军守卫森严的广州。
这就惨了。
是清朝惨了。
因为在林则徐到达广州后,加强了这一带的海防,并在尖沙嘴、官涌等处新建炮台,虎门添建300门炮台。
但英军没有意欲在广州打仗。
清朝的布防似乎没有用武之地。
懿律带领着船队一路北上。
7月2日,去到福建厦门。
英国船队举白旗,表示非战之态度。
懿律希望递上外交大臣巴夏礼写给道光帝的信件。
清朝守军拒绝。
更向英军开火。
懿律决定不在这里跟清军耗时间,继续北上。
7月4日,英军驶达舟山群岛,即在浙江省东北部东海海域。
英军要求清军投降。
清军拒绝。
7月5日下午2时,只用了9分钟。
英军便摧毁了清军的兵船和岸炮。
清军总兵张朝发中弹身亡。
定海知县姚怀祥投水自杀。
英军登陆舟山群岛上的定海。
定海失陷。
7月20日,英军尝试在宁波、镇海递上巴夏礼的信。
但仍遭到清军拒绝。
8月,英军继续北上,直逼天津大沽。
道光帝知道定海失陷,英军直逼天津大沽炮台,大怒,大骂林则徐:
「外而断绝通商,并未断绝;内而查拿犯法,亦不能净,无非空言搪塞,不但终无实济,反生出许多波澜,思之曷胜愤懑!看汝以何词对朕也!」(《筹办夷务始末》)
意思即是,要你断绝与外国通商,又办不成,要你逮捕相关人士,又捉不了人,今天反而给我制造更多麻烦!林则徐!朕这么信任你,你对得起朕吗?
道光啊道光,你可不要「打完斋唔要和尚」,即英文的「危险过了,上帝就忘了。上到岸了,就不再祈祷」,林则徐被派到广州处理鸦片,你也是有份答应的!
另外,道光帝容许直隷总督琦善在天津大沽接收英国信件。
「如该夷船驶至海口,果无桀骜情形,不必遽行开枪开炮。倘有投递廪帖情事,无论夷字汉字,即将原禀进呈。」(《宣宗成皇帝实录》)
琦善看到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