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治安真的非常差。
不然,葡军怎会攻占了屯门七年,而明军也就袖手旁观了七年?若不是明武宗驾崩,恐怕葡国军队还天天在屯门煮饭过活。
哪会像今天的香港,各个地方也有闭路电视监控,不法分子难以藏身,且有解防军长驻在香港本土,保护香港的国防安全。
当时的香港,除了外国军队入侵,还有一个很大且很需要正视的问题。
海盗。
对于中原王朝来说,香港僻处偶海角一隅。
正所谓「山高皇帝远」,事实上,中国地大物博,天朝也管不了这么多地方。
不是说他们不管,而是他们没有人力物力,往往都是有心无力,想管也管不了。
香港便是其中之一。
因此,香港成为了很多海盗的藏身处。
自明以降,很多文献也有记载香港地区附近有相当多的海盗。
如在嘉靖十二年(1533),海盗许折桂、温宗善躲入东莞,千户顾晟追捕,战死于春花洋(今青衣岛一带水域)。 (康熙《新安县志》)
嘉靖三十年(1551)秋,广东沿海最大海盗何亚八,率领海盗进攻东莞守御千户所,千户万里战死于南山烟墩。
何亚八继续进攻香港地区的每家每户,上水乡民廖重山、侯氏夫妇皆不幸遇害。(康熙《新安县志》)
香港治安相当恶劣,居民们每天都提心吊胆,生怕第二天便会成为海盗们的猎杀对象。
而在康熙宣布「迁界令」后,香港居民的治安环境更进一步恶化。
因为,当香港居民移离香港之时,便是海盗群体乘虚而入之时。
尤其是迁界期间,香港地区杳无人烟,曾经居民所住的房屋皆被焚毁,海盗怎能错过这个机会寻找栖身之地?
因此,愈来愈多的海盗迁入,香港成为名不虚传的「犯罪天堂」。
这个「犯罪天堂」的美誉一直在延续。
海盗们的猖獗行为相比以往有过之而无不及。
康熙十一年九月(1672.10-11),台湾海盗李奇寇登陆香港沿海地区,并在西贡蚝涌屠杀乡民。
康熙十五年(1676),台湾海盗百多艘贼船攻破九龙彭莆围(今钻石山大磡),村内九死一生,唯一可以幸免的,便是外出的幼童、学生数人。
雍正十三年(1735),华南海盗首领郑连福、郑连昌兄弟霸占了大屿山与恶魔山(今魔鬼山)。
顺带一提,除了海盗,香港的山贼也是很有名的,上述所提到的「魔鬼山」,除了有海盗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