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卖酒米为由,潜与杨三等通话,谕令向化,重加赏赍,彼遂乐从。
约定其夜,何儒密驾小船,接引到岸,研审是实,遂令如式制造。
鋐举兵驱逐,亦用此铳取捷。夺获伊铳大小二十余管。」(《殊域周咨录》)
简单解释一下,杨三、戴明两名中国人在船上工作甚久,知道造船和造火药的方法,而汪鋐则派人以卖酒米为原因静静地与杨三、戴明对话,暸解葡萄牙船、火药和鸟铳的制造方法,并下令以同样方法制造。
顺带一提,葡萄牙人所用的炮是「佛朗机炮」。
此炮的制法如下:
「以铜为之,长五六尺,大者重千余斤,小者百五十斤,巨腹长颈,腹有修孔。以子铳五枚,贮药置腹中。发及百余丈」(《明史.兵志四》)
「佛朗机炮」射程据载为2000尺,是一种早期后装式滑膛加农砲,使用前,使用者需要提早将开砲一次所要用的弹药装于子砲里;开火后,使用者直接将使用过的子砲从母砲后部提出,再填装进新子砲至母砲,大大缩短填装火药、清理砲筒所需的时间。
「中国之有佛朗机诸火器,盖自儒(按 ? 何儒)始也。」(《明世宗实录》)
这佛朗机炮得以传入中国,实在自何儒开始,何儒,你在历史上留下闪闪发光的名字!
另一边厢,葡萄牙一部分用的战船是「蜈蚣船」。
「蜈蚣船」,顾名思义,因两侧船桨众多仿如蜈蚣而得名。
我们看看史书是怎样形容此船的威力:
「佛朗机番船用夹板,长十丈,阔三尺,两旁架橹四十余枝,周围置铳三十四个。
船底尖,两面平,不畏风浪。
人立之处,用板捍蔽,不畏矢石。
每船三百人撑驾,橹多人众,虽无风可以疾走。
各铳举发,弹落如雨,所向无敌,号蜈蚣船。」(《殊域周咨录》)
「船曰蜈蚣,象形也。
其制始于东南夷,以架佛郎机铳。
铳之重者千斤,小者亦百五十斤。
其法之烈也,虽木石锔锡,犯罔不碎,触罔不焦。
其达之迅也,虽奔雷掣电,势莫之疾,神莫之追,盖岛夷之长技也。」(茅元仪《武备志》)
大抵来说,蜈蚣船为多浆快速战船,船长40公尺。竖2至3桅,两旁架橹40余枝,可装配多门佛朗机炮。由于此船可以容许多名橹手划船,故在海面上能高速运行进行突袭和执行任务,既灵活又轻便。
此船的优势是流线型的修长船体配合强力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