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不必他求皇后,以清朝皇后的能耐,肯定有办法主动联系他。
到那时,主动权掌握在他手上,还有什么事谈不成。
可等两边交上手,噶尔丹才惊讶地发现对方并不是一支普通的商队,随车的护卫也不是普通的护卫。
因为随便一个护卫身上都背着佛郎机炮,且准头极好。不管是人还是马,哪一个敢进入佛郎机炮的射程之内,都要去鬼门关报到。
而此处是漠北地界,准噶尔骑兵也得“悄悄地进村,打枪地不要”,并不敢逗留太长时间,恐怕被当地势力反杀。
所以这一次绑票任务以失败告终。
郝如月听说赫舍里家长房的商队在漠北遭遇准噶尔骑兵,立刻把这事告诉了康熙。倒不是为了告状,而是提醒康熙,别让准噶尔与漠北联起手来。
元朝覆灭之后的几百年中,蒙古内部分化为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三支。
其中漠南蒙古的草场更好,牛羊更肥,在太宗时期便主动归顺大清。
所谓的满蒙联姻,主要的联姻对象便是漠南蒙古。
漠北蒙古与漠西蒙古相对独立,漠西蒙古更是成立了准噶尔汗国,每一个汗王都做着光复大元,一统天下的美梦。
到了噶尔丹这一代尤甚。
如今蒙古三部,漠南对朝廷的依赖加深,可以说是利益捆绑的关系,不必顾虑。
随着漠南做大做强,漠北与漠南时常有贸易往来,依赖程度也在加深。
只有漠西的准噶尔冥顽不灵,整天想着统一蒙古诸部,再现大元盛世。
但不可否认的是,准噶尔的实力非常强劲,尤其是骑兵。
噶尔丹也是个脑子灵光的,不得不防。
康熙闻言让郝如月不用担心:“你可能不知道,漠北蒙古一直想要归降朝廷,是朕觉得那边戈壁多草场少,时常闹灾,不愿收留。”
就好像穷亲戚上门,给口饭吃给点水喝,甚至掏点路费都行,只是不能收留,很怕砸手里。
翌日早朝,康熙把赫舍里家商队被劫持的事讲了。尽管平铺直叙,没带任何感情色彩,可以皇上对皇后的爱重,所有朝臣都在心里给噶尔丹点了一根蜡。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闯进来,惹谁不好,偏惹皇后。
果然有那善于揣摩圣心的朝臣站出来说:“皇上,天凉了,蒙古也该统一了。”
图党一看是明党的人,只恨自己人反应慢,很快也有人出班:“皇上,噶尔丹不除,西北永无宁日!”
康熙对朝臣们的反应相当满意,当场宣布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