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条条长鞭落在她身上。
不由她本性,摧毁她神智,但凭意志无法抵挡。
--
十里亭的驿站中。
江鹭眼神空寂,握剑的手微微发抖。剑指贺明,可是诸事发生,岂是贺明一人之误?
姜循怔怔然,想到了自己曾在暮逊书阁中见到的那幅奇怪的话——
身着大魏服饰的少女和穿着异国服饰的男子,在草原上骑马并行。
原来如此,原来画中怪异从一开始就将罪恶昭然若揭。
这正是贺家对暮逊的威胁:少女是安娅公主,男子是本不该出现在凉城的太子殿下。
暮逊看到画的第一眼,便明白了贺家的威胁。贺家从一开始,既投靠暮逊,也威胁暮逊。难怪暮逊必须用贺明,又必须杀贺明……
雨水浇灌天地。
姜循心间时轻时重,沉闷闷的。她不觉朝江鹭望去。
江鹭的神色极为难堪,仇恨与颓然共存,茫然与愤恨并行。他何其狼狈何其怨恨,真相何其肮脏何其可笑。
他该怎么告诉段枫?
他要怎么告诉段枫,凉城落到那一步,仅仅是因为上位者的各种私心融合到一处?
他怎么面对死去的英灵?
他跪在他们的尸体前,不敢看他们流着血的眼神。而今他已然明白:“神仙醉”的药效初试,非常不稳定。是不是那些死去的人,在死去前,就已经从幻觉中醒来,已经明白发生了什么?
他们死不瞑目。
他情何以堪?
他到底要还给他们怎样的真相,才足以慰藉一切?
赵铭和、孔家、贺家、曹生、阿鲁国新王、姜太傅、太子暮逊……甚至也不能将南康王府置之其外。
狼奔豕突,缄默包庇。他们一边愚弄天下,一边肆意地用手中权势践踏他人视若珍宝的东西。他们又在事后粉饰太平,标榜正义,彰显大国之威,豪爽地将凉城送给他国,全然不顾子民的生计存亡。
他们称之为,“不得不的牺牲”。称之为,为了大魏和平,为了不再开战,就让凉城人民苦一些吧。
不。
这不是“必要的牺牲”,这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权势的丑陋让人沉浸其中浑然享受,却也让人闻之,便恶心欲吐,欲催,欲毁!
--
雨夜中,江鹭又寥寥地想:其实自己也错了。
若是一开始,没有南康王府和凉城的议亲,朝廷的猜忌,是不是就不会到那一步呢?
是否正如赵铭和所说,都是江鹭的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