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回应和效率的前提下,美国企业的管理创
新,造就了较少的面对面咨询、信息流通和主管直接介入投资
决策。许多创新是基于解决2 0世纪6 0年代,一窝蜂的多元化风
潮下引发规模和多元化的问题,而且也预告了外部资本市场上
的重大变化。
相反地,日本在管理上的创新,像及时生产、全面品质管
理与大型跨部门协调等,已造成了更多垂直与水
平的信息流通,以及管理层参与决策。从短期来
看,它可能会牺牲效率;但随着知识与能力的累
积,而带来更大的效益与效率。
信息的密集流通,可能是德国与日本体系最强之处。讽刺
竞
争
论
468
企业在内部分配资金的方式,
会受它们认为股东和资金提
供者对企业重视程度之影响。
的是,原本用意是为了提高管理层对市场回应能力的美国体系,
反而使得经理人员无法作出有效的回应,因为这套做法对决策
所需的信息加以设限、与重要的投资形式反其道而行,以及阻
碍了跨部门的协同效应成果。
资本分配体系的比较
外部与内部的资本分配是彼此相连的,结合两者就组成一
个自行强化的国家资金分配体系。企业在内部分配资金的方式,
会受它们认为股东和资金提供者对企业重视程度之影响。反过
来说,企业所有者和经纪人,对企业如何运作、内部如何分配
资金的认知,也会影响投资人看待企业的方式,以及试图影响
管理行为的方式。像高级经理人的配股薪酬做法,便创造出股
市价值和管理行为之间的直接联系。
整体而言,美国资金分配体系的本质,创造出投资行为的
趋势与偏差,并且与日本和德国的模式有很大的差别(见图1 3 …5)。
美国体系的特色包括:
。 较 少支持整体投资,因为它对许多大企业当下的营收过
于 敏感,这些企业目标着重的是目前的股价,而非长期
的 企业价值。这解释了为什么美国产业的平均投资率不
如日德之故。
。 偏 好那些随时可衡量报酬率的投资形式—它反映出财
务 报酬的重要性,与投资人和经理人员所运用的价值计
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