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不过,我们不到最后关头,仍不愿出此一
着。如果到了这个时机,需要我们采取紧急行动,我相信盟邦必能继续以条
约的精神,支持我们遏阻共匪侵略之目的,必不至中途后退。而我们在紧急
状态中,亦不容为了考虑盟邦态度如何,而瞻顾徘徊。
在这里,蒋几乎是露骨地在向美国暗示了:如果继续华沙的“国际姑
息主义”“邪恶”的会谈,我也可能不再受《共同防御条约》的束缚,而对
大陆实施大规模“报复行动”。
虽然华沙并无大事,王炳南与比姆逢谈必争,回回吵架,但丝毫没有
减轻华沙给“总统”造成的心理负担。他已经发现,自华沙的事情一开头,
实用主义的美国就从杜勒斯宣布的立场往回缩,证据俯拾即是:
——9 月11 日,艾森豪威尔发表广播演说,虽说了“美国绝不会在炮
火下退却”,却又向美国公众道出真言:“我不会仅为金门而要求美国男儿作
战。”既不退,亦不战,艾氏言词闪烁。
——表现最为恶劣的要数美国国防部长麦克尔罗依了。他向艾森豪威
尔力陈个人意见,竟说蒋某人之所以坚决不撤出金门、马祖,绝对是想引发
一场美国与中共的大战,使国民党得以乘机反攻大陆,美国会必要保持头脑
清醒冷静,切切不可为狡猾的蒋火中取栗。麦氏又呈上参谋长联席会议的看
法,“美国应该运用它对台湾所具有的巨大影响力,劝说蒋从金门、马祖撤
走他的大部分部队,只留少数人做象征性的防守。”其实,美国军方大可不
必拐弯抹角了,他们所希望的,只是如何保存面子地把金、马奉送给中共,
“象征性防守”与“实质性失守”间究竟有甚差异!
——美国国会那班专门同总统、国务院唱反调以图表现的议员们,话
说得就更为离谱,参院外事委员会主席格伦郑重其事地致函艾森豪威尔,述
说“金门对保卫台湾或美国均非重要”,“美国军事防卫金门将不会获得美国
人民之支持”。他要求艾森豪威尔在决定介入金马战事前先同国会商量。这
“要求”常含有对总统明显的不信任成分和非法定约束力。艾氏不敢怠慢,
马上回信澄清,除非他能判断中共意图乃夺了金、马后续攻台、澎,否则绝
不会动用美军参战,“您或任何其他美国人都不必担心美国会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