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感觉而最终丢失了自己。
哦,真实的何大年是一个不求虚华淡泊名利的人。这真实让我感到亲
切。
何大年是12 个孩子中唯一的大学生,北京人民大学经济系毕业,先分
配到贵州,又调回厦门,当保卫科长抓到过几个坏蛋,当器材科长为公司节
省了几十万,人生中不再有不同凡俗的壮举,但工作敬业努力对得住天地良
心。生活中,他最烦的事情就是人们总把他同电影上的何大年联系起来。上
大学时,他听到有人指着脊背说:瞧,此人就是真的何大年。他真恨不能找
个地缝钻进去。曾打算干脆改个名字算了,因文革转移了人们的兴奋点而作
罢。但有一条规矩是坚持始终的,即不再接受任何记者任何形式的采访,“既
然已被人们的记忆所尘封,何必像出土文物一样再被挖出来向公众展览呢。”
我大概可算作一个特例,因为我听从了友人的劝告,事先把采访说成了“核
对史实”。他最感到愉快的是,单位里至今还无人知晓他曾经是大名鼎鼎的
“英雄小八路”。
他说,他并不绝对排斥出名,但反对躺在过去的声名上过生活。“英雄
小八路”和比“英雄小八路”还要英雄的《英雄小八路》都是历史了,他不
想把历史当作一生的敲门砖,那样做,到头来只能换得一顶沽名钓誉的帽子
戴。他还说,希望以后记者先生们不要再为“英雄小八路”的事采访他,包
括我在内,不搞下不为例。如果因为这世界上有一个叫做何大年的小老头,
为改革开放做出了什么了不起的贡献而来采访他,那他一定会愉快接纳,热
忱欢迎的。
辞别出来,我对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说法产生了怀疑,因为对于
艺术的与生活的两个何大年,你是很难分出伯仲比出高下来的。生活中的这
一个,其境界确有独到的高人之处,尤其是商品经济潮涌潮落,名利增大了
其“社会启动润滑剂”作用的时代。
※※※※※
何亚猪与何大年不一样,只要电影院重映《英雄小八路》,必看。因为
这部电影演的是自己的事,还因为自己在上面扮演了一个小角色。当年,戏
拍到末尾人体接通电线一场时,需要十几个孩子陪衬填画面,导演来回一扫
瞄,用眼皮把何亚猪夹出来,拍拍他的小脑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