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和金蝉串通好的李信,立马接过话把。
然后一把鼻涕一把泪,言语之间仿佛都在抽泣。
这幅模样就连赢楼都看呆了,平日里正经略带老实的李信,居然还有这样的演技。
“这位少年将军不会就这么死了吧?可惜啊,可惜,还未建功立业便死于妖道之手!”
吕不为的那位门客,幸灾乐祸的说道。
“那倒没有,将军休养几天估计就没事了,该赏还是要赏的!”
刚才还痰中带血,血中带浆,浆中带着碎肉,转眼之间便只需修养几天就能康复,这话别说是群臣了,嬴楼听起都觉得不太合理。
“大王,为了我大秦的颜面,臣觉得有必要调查雍城之乱,助嬴启乱国的妖道来历,若和道门有关,无论是否正统,不给我大秦一个说法,干脆直接出兵灭了。”
朝臣中,一位上了年纪的武将,在听到李信的话后愤愤不平。
区区道门中人,也敢撺掇嬴氏宗族的人乱国,这要是传出去了大秦颜面何在?秦王威严何在?
虽然道门之中不乏有赵归真、黄老道士和暮玄子这种高手。
但几十万大兵压制,再加上可凝结兵气的大将军坐镇,别说是区区一个道门了,就算是三大正统玄门加在一起,也只会飞灰湮灭。
“这位施主,若没七国朝堂召见,我道门绝不会干涉世俗之事,这次祸乱秦国的两位,是我道门的叛徒,绝不是正统教派。”
身为三大正统道门之一的月坛山大弟子,暮玄子连忙站出来解释。
中原七国百家兴隆,其儒、释、道最为昌盛,但无论是传播教义,还是开山招徒,这一切的前提是绝不能动摇王权。
不然便会道消门灭,七国的王对于这一点,在建国之初便已达成了一致的统一。
“不干涉俗世,那你又在做什么?莫不是想来我大秦为官?享受这世俗的荣华富贵?”
一向对这些教派不感冒的武将,略有挑衅的朝着暮玄子问道。
“我不是贪图荣华富贵,我是.”
差点,暮玄子就要脱口而出,这次前来秦国是为了找寻小洛阳,但一想到昨晚金蝉的提醒,便及时把住了嘴门。
“秦王文治武功、雄才大略,我月坛山虽在楚国境内,但也早有耳闻秦王之仁德,这次前来正是为了肃清门规、诛杀邪魔!”
听闻暮玄子这番话,最为吃惊的不是这些朝臣,而是嬴楼、李信和子岸三人。
他们也没想到,这家伙居然这么开窍,只教了几句的溜须拍马,现在居然还会举一反三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