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渡。
谢怜目光一扫,果然就看到了岸边立着一座庙宇。
或许是将近傍晚的缘故,已经没有香客了,河神庙显得很是安静。
她和祝青青就此上岸,后者摸出来一枚丹药,塞到黑鱼口中,然后跟了上来。
等到了河神庙前,谢怜看到了一块立在庙门口的石碑,上面写满了文字。
目光下意识的看去,然后呆住。
“竟然又是一位忠义之士。”
谢怜读完石碑后发出感叹。
这块碑文上记载着河神的生平过往。
其名为霍平南,也是一位青史留名的人物,在他那个时代,外夷入侵,帝室衰弱,先后三人皇帝,或擒,或降,或死。
颜面丧尽,人心尽失,整个帝室随之南迁,放弃了大片土地。
而霍平南在帝室南迁十四年之后,于广宁府起义,获得广泛响应,从此之后,整顿武备,治理民生,与外夷几番交手,皆战而胜之,铸造了一支铁军。
霍平南从小受忠君教育,屡次击退外夷之后,派遣使者请帝室回归。
但帝室早已丧尽胆气,虽然仍然手握南方大片疆土,但却失去了北伐的信念,不仅没有回归的想法,反而担忧和霍家军扯上关系,而被外夷所记恨,于是公然斥责霍平南“无君无父”之举。
转眼已是七年,霍平南孤军奋战,终究不敌大势,最终被外夷八方围剿,驱赶到这枫桥渡之中。
仅剩八十余众,投江自刎。
又二十年,外夷彻底吃下北方大片疆土,再次整顿大军南下,南朝帝室望风而逃,仅仅三年时间,国土全境丧失。
之后,又过七十年,在外夷朝廷的压迫之下,天下义军四起,推翻了外夷,再造神州。
新朝建立之后,当地百姓感念霍平南的功绩,为其在此立碑立庙。
也不知道过了多少年,天地有感,将其从沉睡之中唤醒,真的赐予了河神之位,掌管枫桥渡四十里水域。
从这个方面来看,枫桥渡河神要比长兴县城隍和小宁县城隍要有名的多。
不仅这里立下了碑文,供后人感怀。
就连河神庙的墙壁上,也写满了祭文。
比如说这篇。
“将军出于草野之间,时有帝室失天下,外夷入侵,民间纷乱,遂有将军东征北讨,屡平暴乱,征战七年有余,奈时运有其穷极,孤军奋战,独木难支,遂有此败,非战之罪也,今神灵不昧,其鉴垂今,尚飨!”
像是这样的祭文很多,墙壁上写的密密麻麻。
这让谢怜看着颇为欣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