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征,曹军与马超军各在潼关内外对峙。曹操急于攻下,暗中派徐晃、朱灵等,夜渡蒲阪津,据黄河以西为营。曹操自潼关向北渡河,未能上岸之际,马超急放出船迎战。校尉丁斐,因而放出牛马活动,以引诱马超兵。马超兵见牛马,乱争取牛马。曹操兵因而得渡过登岸,乃沿黄河作甬道而向南。马超军退,拒守渭口。曹操乃多设疑兵,而暗中用船载兵入渭水,作浮桥。夜间,分兵扎营于渭水之南。马超军夜袭攻曹营,而曹操却早有伏兵,击破马超兵。马超等屯兵渭水南,声势极盛,派人送信给曹操,要曹操割黄河以西地给马超,则可以讲和,曹操不肯。九月,曹操进兵渡渭水。马超等屡次挑战,曹操不与战。马超又坚决要曹操割地言和,并要求送去任子(保举一子)以为质。曹操用贾诩计,假意许和。韩遂请求与曹操相见,曹操与韩遂之父是同年孝廉,又是韩遂同时年岁相近的朋友,于是二人交马相谈而不谈及两军之事,仅说以往在京都的旧事。二人抚掌欢笑,状甚欣悦。谈罢之后,马超问韩遂:“所谈何事?”韩遂说:“没有谈何事!”马超和其他人都怀疑二人有何密语。过些天,曹操又写给韩遂一封信,信中言语有多处涂改,看起来好像韩遂所改定。马超等人更怀疑韩遂,以为韩遂与曹操必有秘密之议。至此,曹操乃与马超约日会战,先用轻兵挑马超兵,战了很久,乃纵出精锐骑兵,猛力夹击,大破马军,斩了成宜、李堪等。韩遂、马超等走奔凉州,杨秋奔安定,关中之地平定。诸将或问曹操:“在先,贼守潼关,渭水之北道路成缺口,我公不从河东击冯翊,而反守潼关,经多日而后北渡黄河,为何如此攻法?”曹操说:“贼守潼关,如果我入河东,贼必定引兵守各渡口,那样西河就不能渡过了。我故意以大兵攻向潼关,贼众当然全力南守潼关,西河守备就必空虚,所以徐晃、朱灵二人能够取得西河。然后我引兵北渡黄河,贼与我所以不能争西河,只因徐、朱二将之兵已在西河之故。连车,竖立栅栏,作甬道而向南,既作成不可胜之势,且以示弱;渡渭水,作坚垒,贼虽来而不出战,因能使贼骄矜自大。所以贼不作营垒准备作战,而要求割地给他。我顺贼之心意,许他割地讲和,使他自觉安稳必胜,而不作战争准备。因此,我能够有时间畜养士卒之力,一旦出兵猛击贼军,这就是所谓迅雷不及掩耳。用兵的变化,固然没有一成不变之理。”在交战之始,马超兵每一部增师开到,曹操则有喜色。马军溃败之后,诸将问其原因。曹操答说:“关中地方大而路远,若贼兵各依险要防阻,我要一一征伐,非一两年时间,不能平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