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到孙静亲率右路军的大部队到来,再跟常胜军会战。
大家商量来商量去,因为在场的人复杂,各有各的小心思,最终谁都不肯先提出献城投降的事。
是时,两阵东西相对,郭药师从南而往,栾廷玉与张令徽硬碰硬正面厮杀。吴麟以步军在吴角的掩护下分段射击郭药师率领的常胜军的中军主力和刘舜仁率领的右翼,双方鏖战三十余里。
就在郭药师等常胜军的将士幻想着他们会受到江鸿飞的重用时,孙静却对他们下了狠手。
可郭药师态度很坚决地回答说:“常胜军不可遣。”
从郭药师的话上就不难看出来,他已经决定亲自()
率军迎战梁山军了。
而孙静的小厮则明着跟郭药师他们说,如果常胜军的将士不想上公审台,就得将其家资全都献给孙静。
郭药师可以主动投降江鸿飞,因为那是他的选择,那是他对自己前途的一种经营。
而后郭药师亲率大军出发。
只见,郭药师统制的常胜军,戈甲鲜明,队伍整肃,以旗一挥,铁骑耀日,莫知其数。
江鸿飞在诏书中任命郭药师为恩州观察使、知涿州,张令徽为左武大夫、洮州防御使,刘舜仁为武功大夫、秦州防御使,甄五臣为武翼大夫、怀州刺史,赵鹤寿为右武大夫、恒州刺史,其他献城的人各有封赏。
宋宣和四年五月十一日清晨,郭药师率领全部的常胜军来到了古城,准备跟梁山军一战。
结果,不到三天时间,就有上千名常胜军的将士,被砍了头。
在古城南边的一块空地上,栾廷玉和吴麟率领八千梁山军的马步军在东边列阵,常胜军一路往南挺进,最后在西面空地上列阵。
可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是,郭药师根本不给梁山军集结的时间,就果断地率军向梁山军发起冲锋。
张令徽不无懊恼地说:“这梁山军的行
动怎么如此果断,根本不给我们献城的机会!”
郭药师说:“今日之战,药师以骑兵大败之,追逐三十里,杀入梁山军步军中,眼见要见功,回视左右两翼不战,以为已败也,又见梁山军援军而至,遂驰归,今且收拾军兵入城以俟,待明日,出兵尽死一战,或不胜,则拥兵而前往燕京,以俟救兵之至。”
这个性质可就变了。
郭药师和刘舜仁皆以为然。
三人的情绪都非常沮丧,相互诋诮埋怨,最后一致认为,不是他们太弱了,而是梁山军太强了,仅右路军的一支前军就将他们给打败了,这说明梁山军根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