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建造一些粘性不可压缩流体的运动和力学的模型。
经过不断的训练后,小智的交流能力已经很强了,很快便理解了宁晨的意思,开始进行模型化处理的模拟实验。
宁晨盯着屏幕,查看着小智完成的建模,分析其中的各项数据。
“不错,小智现在的模型化处理水平的确很高,而且在四台服务器的加持下,建模的速度也非常快,比之前提升的实在是太多了。”
这些通过模拟跑出来的数据,给宁晨提供了不少新的启发,让宁晨的思路继续开拓了不少。
几天的时间下来,宁晨只感觉自己对于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理解程度又提升了一个层次。
而从系统个人面板数据的变化,也很好的印证了这一点。
“没想到,只是分析小智模型化处理的数据,我的数学和物理的学科经验就会积累得这么快。果然科研的未来趋势,还是需要人工智能进行辅助啊。”宁晨心说道。
宁晨记得在前世的时候,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人类的各行各业,甚至在某些领域,人们对人工智能已经到达了依赖的程度。
而在现在的这个时代,人工智能的研究还没有那么的火热,已有的人工智能,能力也相对比较有限。
拥有着小智这样一款优秀的人工智能,对宁晨来说无疑是如虎添翼。
不过宁晨心里也清楚,现在仅仅依靠小智的模型化处理功能,还远远无法让自己找到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解决方法。
“小智的模型化处理功能,还是相对死板了一些啊。”宁晨在心中感叹道。
在现有的阶段,小智的模型化处理,更多的是依赖于小智收集到的大数据,并没有那么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想要找到解决纳维—斯托克斯方程问题的突破口,还是等从更根源的角度上进行模拟或是实验。
宁晨知道,现在到了自己使用一些系统功能的时候了。
“之前完成系统任务奖励,获得的大脑仿真模拟技能还剩下三次,现在也终于该再使用一次了。”
宁晨自认为自己是一个有些收集癖的人,特别是前世玩游戏的时候,喜欢把物品大量的存储在背包里,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是绝对不会使用的。
之前宁晨在做科研项目的时候,也遇到过很多次的难题,可是宁晨都忍住没有去使用系统的功能,而是尽量依靠自己去解决问题。
毕竟像兴奋模式、恢复精力、大脑仿真模拟这些系统能力,都是有严格的次数限制的。
想要获得更多的使用次数,也只有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