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黑下来,园中已无人闲逛,只有一队查夜的人老远走过,那幢幢的一串灯笼影从黑魆魆的树荫里滑过去,有一抹淡淡的月痕弯在天上,不见有星,想必明日要下雨。玉漏提着灯笼,心里头还在替络娴点算清明诸事有无全妥,这不但是络娴崭露头角的时机,也是她头一回在老太太跟前露脸。一面又想着池镜的事,很擅长一心二用。
走到半路,又倏地顿住脚,稍作踟蹰后,便将脚一转,往厨房里去。灶上正有两个值夜的厨娘忙着熄火,玉漏忙进去喊住,“妈妈请慢一慢,我这里还要用火呢。”
因这两日为清明备席,玉漏少不得到厨房里来,婆子们都认得她,晓得她如今算是络娴手底下的“小账房”,打起算盘来热辣老道,却留有余地,不轻易得罪人,所以大家还算和气。
有个婆子迎前来问:“这么暗了,二爷二奶奶还要吃饭不成?”
玉漏摸出几个钱来递给她,“不是二爷二奶奶,是我傍晚到大奶奶屋里去说话,把晚饭耽搁了。又不好劳烦妈妈们为我忙,只好自己来做个什么吃。”
那婆子得了钱,又听见不劳烦她们,自然乐得做这人情,“正巧赶上了,灶还没熄,我再替你添两根柴火。只是你要做什么?你去那几个篓子里瞧瞧,菜蔬都在里头,那几个缸子里是装的各样细面。”
玉漏看见有磨得细细的玉米面,想起她娘家常做过的一样玉米面甜饼,又可口又便宜,因而扭头问:“有鸡蛋没有呢?”
“鸡蛋也有,我给你拿去。”
就着打两个鸡蛋,玉米面里再添些白面,又加上蜂蜜,加上水搅成面糊糊。搁置一会,那火也正烧得旺起来,便在锅底抹一点油煎了好些薄薄的玉米甜饼出来。
一婆子在旁看了一会,笑问:“这是哪里的做法?”
另一个年长许多的婆子道:“这是乡下人户常吃的,我记得从前老太太年轻的时候还叫人做,后来慢慢也不再做了。”
玉漏看她二人一眼,“老太太到了你们府上,常吃山珍海味,乡下野食自然就不和胃口了。”
那老婆子一个不妨,话从嘴里溜出来,“倒也不是,只是那会二老太太四老太太她们背地里笑她说:‘地头里出来的到底是地头里出来的,就是浑身裹着绫罗锦缎,也还是遮不住脚上的泥。乡下人专爱吃这些糙食,给她翅参鲍肚她还不和脾胃呢。’老太太听见这话就不再叫人做了。要说我们老太太还是命好,嫁的是大老太爷,到底给她熬过来了,是大老太爷袭了侯爷,乡下出来的又怎的,还不是封了诰命。”
玉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