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非常高明的一种营销手段。
全香江都在骂他,跟李嘉成有的一拼,都是极度吝啬的葛朗台;tvb万年不涨工资,只让员工感恩的就是他。
反倒是邹文淮,对香江电影是有切切实实突出贡献的。
邵氏也是因为他才获得了成功,他一走,逐年在走下坡路。
而且也正如邹文淮说的那样,他的子女确实也都没涉足电影产业,干了一辈子电影,最终清盘拿了2个亿;反观邵氏,那留给自己的几百亿信托家族资产,确实是怎么花都花不完。
这么一对比,邹文淮这个资本家也算是慈眉善目。
曾有一个说法,当时香江唯一的一家影视公司——邵氏,许多决策其实出自邹文淮。
不过经由邵一夫的指令,发布到各部门而已。
作为邵氏的幕后智囊,邵氏的崛起其实跟邹文淮不无关系。
他在邵氏有两大重要贡献:一是武侠,二为人才。
在爱情电影当道的五六十年代,邹文淮慧眼识英雄,早早的瞄上了武侠这块风水宝地。
他向邵一夫提出重点拍武侠片,并拍出拳拳到肉的真实感。
在邵氏的十三年里,邹文淮为邵氏带来了上亿票房。
经典的“邵氏武侠”时代背后,是一只邹氏之手在推波助澜。
世人皆道邵氏开创了香江电影的历史,但纵观初创到顶峰的十三年,没有邹氏,何谈邵氏?
只是可惜,邵一夫终究没能留住邹文淮,他对员工是出了名的剥削和苛刻,虽然在内地捐了无数小学和楼宇,但tvb和香江电影的没落,跟邵氏其实有很大的关系。
“合作电影,肯定没问题,但是拍什么?bruce lee的个人传记吗?”
陈愈感觉有些冷场,赶忙在那问着。
邹文淮看着他,却是不发一言。
这一次他的感觉更加强烈,仿佛眼前就是站着年轻时的李小龙,一样的飞扬自信,外加那俊朗的轮廓,从内而外也散发着一股属于年轻人的硬朗气场。
气质一块,两个人真的非常之像。
这也是李香凝想拍李小龙传记后,第一时间联系上邹文淮的原因。
“我跟香凝确实是这样想的,先拍一部试试水,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吗?”
“没事,我们就是一起聊这事的,我也想听听你的主意!”
邹文淮看着陈愈,陈愈点了点头:“其实不瞒两位,在这之前,我也想拍bruce lee的电影,我导演都找好了,但最后我没拍,原因也不是因为授权,而是导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