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电视剧市场再次扩张,广电不得不下令,把延续了10年的4+x模式,改为一剧两星。
一部电视剧,最多只能同时在两家上星频道播出,而地面频道,几乎拿不到任何资源,只能等卫视首播的红利吃完,再捡点残羹冷炙。
所以后世地方台越来越没落,也跟这个政策相关。
以往,他们可以联合一线卫视,通过“4星联播”实现逆袭,政策实施后,这种机会就没有了;但相应的,卫视的地位就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总的来说,不管是经济和效率,那都是实打实的。
唯一受到损害的,就是观众。
这种政策的改变,让电视剧制作单位面临全新的洗牌。
一些大的电视剧制作公司,可能会推出更多的精品去抢占市场;而一些小的制作公司,则会在这个竞争中渐渐萎缩,甚至会倒闭。
好的剧本和团队会变成稀缺资源。
但其实,电视剧的制作反而变得粗制滥造,因为竞争少了。
它不管怎么样,几家卫视都有流量,拿下卫视首播权就行;又压根不需要担心收视率,反正再烂,也有人看。
不像现在,10部电视剧,能播的只有6部。
www? ǎ n? c○
40%的电视剧,拍完都没有播出的机会,那你是不是要拍好看一点,让电视台觉得能赚钱,他们才会购买。
要知道现在的购买主力,那可是地方电台,不是各家上星的卫视。
是的,02、03年的电视剧市场,各大卫视还不强势,而且压根拿不到首播权。
首播的,除了央视大剧之外,很多都是先在地方台试水。
如果地方台一家买不起,那就十几家联合一起购买,播出后看收视率赚钱;如果收视率高,那各家卫视才会争相引进,而且购买的价格也没后世那么离谱。
后世很多卫视为了首播,往往砸几千万甚至是1-2亿。
投资方钱是赚足了,但电视剧质量却越拍越烂;大制作不代表精品,很多意味着注水、流量和各种广告。
“西安电视台报价了吗?”
陈愈比较关心这个。
“没啊,这不等你回来嘛,它说什么都好谈,可以拉拢其他几家想要首播的地方台一起合买!”
“价格不是问题!”
“500万,你觉得价格高吗?”
500万只是地方台首播的价格,到时候《征服》火的话,还能再卖一个高价。
这就是03年电视剧的一些策略。
小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