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
“宋昌回去告诉刘恒,这回刘恒才放心。”
“刘恒到了渭桥之后,所有的群臣都拜见他,刘恒立马下车回礼。”
“大臣们看见这个新来的皇帝很是谦卑随和,不是那种飞扬跋扈的类型。”
“而这时候周勃出来了,他想要单独跟刘恒说话。”
“这时候的宋昌突然出来,宋昌直接表明立场,公事就在这里说,要是谈私事的话,大王不接受私言。”
“这一下表明了刘恒的态度,不卑不亢,谁知道周勃要把刘恒拉过去讲什么潜规则。”
“这时候的周勃很是尴尬,他跪在地下献出了玉玺。”
“这玉玺看见谁不眼红,但不得不佩服刘恒的沉稳。”
“刘恒立马推开玉玺,等到了代王府邸再说。”
“后来到了代王府邸的时候,陈平、周勃、刘章等人再次请求刘恒登基。”
“刘恒表示江山社稷的大事,自己恐怕没有这个才能,让他们再看看有没有比他更适合的,自己实在不敢当。”
“这群臣们听到了这句话,全都伏在地上,再次请求刘恒担任皇帝。”
“就这么刘恒还是推让了三次,刘恒这一番推让,弄得跟自己不想当皇帝一样,这都是大臣们求着他来当的。”
“历史上也有很多三封三让的例子,这个时候陈平说了,我们都是认真考虑过的,天下的诸侯跟万民都觉得大王最合适,希望大王能答应我们的请求。”
“刘恒表示如果宗室将相诸侯们没有比他更合适的,那他就不再推辞了。”
“这么一番繁琐的流程下来,刘恒终于当上了皇帝。”
各朝的老百姓虽然看不懂汉文帝为什么一再谦让,但他们非常钦佩汉文帝。
不仅仅因为汉文帝开创了文景之治,是一个为老百姓着想的好皇帝。
他们更加佩服的是汉文帝在皇位面前,还能如此谦虚谨慎。
这要是换了他们,在老臣邀请他们去当皇帝的那一刻,就屁颠屁颠的跑去了,哪里还会一再推辞。
天底下没有人不想当皇帝,他们要是有这个机会的话,自问是做不到汉文帝那般谦虚的。
普通老百姓看不懂,但各朝一些聪明人却能看出汉文帝此举的深意。
汉文帝一再谦让,无非是在和那帮老臣相互较量,并且取得了上风。
要是那帮老臣让汉文帝当皇帝,汉文帝直接接受了,那这个皇位是那帮老臣给汉文帝的,因此汉文帝必须承下他们的人情,以后汉文帝需要偿还那帮老臣的人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