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岳衡吃了一惊。
“是啊。”
傅青舟笑道:“岳兄方才不也提出了些想法么?再结合我的想法,作篇文章,如何?”
岳衡看了看白小川,白小川只是看着他,脸上倒没有什么特别的鼓励之色,当然,也没有不满。
随后他又看向凌豪杰——这位掌剑书院的副院长见他瞧来,眉头一皱:“有想法就写!犹豫什么!”
“噢。”
岳衡的心大优势再次发挥,他也毫不紧张,施施然行了一礼:“既然这样,那小生便献丑了。”
说罢,他就这样站到了书桌后,略作思索后,将手伸向了毛笔。
傅青舟露出笑容,站到了他身边,帮着他开始磨墨。
白小川则是站到了另一边,岳衡每写一句,他便跟着轻声念出一句。
“江湖浩渺,英豪辈出,然散修之士,多艰于生计,虽有凌云之志,却鲜有展露之机……朝廷欲纳江湖之力,当着眼于此类怀才不遇之士,盖因此辈既乏资财,又思光耀门楣、名扬四海,若朝廷能施之以惠,必当誓死以报。”
“论及策动散修之士之法,首推“名利”之诱。朝廷可设殊荣以嘉许建功之士,提升其名望,以满足其扬名之渴望。同时,赐以金银,以纾其生计之困,亦可激发其报国之志。”
“然散修之士众多,如何整合其力,又为一大难题。吾想,当以灵活之方略为上。朝廷可与散修之士缔结短期之盟,按需征召,事毕则各归其所。如此,则散修之士既不失自由之身,又可得朝廷之庇佑与资助,各取所需,共成大业。”
“再者,建立沟通之渠道亦为要务。朝廷宜设专司,负责与散修之士通联,传递音信,阐释朝纲。惟其如此,方可使散修之士洞悉朝廷之诚意与期许,亦可使朝廷明了散修之士之困顿与愿景,进而促成深度合作。”岳衡写得非常快,不多时使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出来,之前傅青舟提及的“只有虚的、没有细节”,他也考虑到了,思忖片刻后,再次下笔。
当然,他也并非闷头写文,写的过程中,还是不时向傅青舟问上几句,毕竟这里只有傅兄,才是真正的江湖客。
那凌豪杰已坐到了一旁太师椅上,听着白小川口中念出的文章,时不时微微颔首。
但就在岳衡越写越嗨、眼睛都放出了光亮时,小楼外竟又传来一声冷哼。
“这说的都是什么狗屁?”
“凌豪杰,这是你学生写的东西?咱们掌剑书院,可丢不起这人!”
这声音听着像是个中年妇人,颇显尖酸,声浪灌出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