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哲学、心理学等知识,当然我国古代的一些传统文化也具有参考价值,所以说起名是一种各门科学的综合体现。说它玄也玄,说它浅也浅,有一定语言文字基础的人,多看一些姓名学的书籍,具备一定的网络知识,便能和小王一样开家网上小店,过把当小“CEO”的瘾。
第五部分 家庭创业奔小康4.开家“报吧”巧赚钱
我的同学小王下岗后一直四处打工,当打工仔收入低不说,还要整天看老板脸色行事,所以他一直想找个机会自己干点事业。春节后,他看到如今创业环境越来越好,文化类的消费市场越来越大,于是他辞去工作,在一家高校门口开了个书报摊。
小王是个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发现买报的人也分类型:买上报纸就走的一般是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在报摊前翻阅一段时间,最后才选中一张报纸的则属于比较精明的学生,而且这类学生占比较高;也有少数学生只是来看报,很少买,这往往是经济相对困难或对报纸内容比较挑剔的学生。由此他悟出了一个门道,如果能办一家“报吧”,让这些“精明”、“相对困难及挑剔”的学生花一份报纸的钱便可随意浏览,说不定会“有利可图”。
为了进一步验证此设想的可行性,他以免费看报为条件,让几个较为熟悉的学生为他做了一次市场调查。通过调查发现,现在一份报纸的平均售价在1元左右,有十多个甚至三十多个版面。按说价格不贵,但个人爱好不同,这一摞报纸中,90%的学生只能有针对性地选择两三个版阅读,其他的全部当废纸扔掉了,而“报吧”则恰恰能解决这一问题,提高读者阅报消费的含金量。同时,调查还显示,有80%的学生表示愿意接受“报吧”这一实惠的消费方式。
这一调查结果给小王吃了定心丸,于是信心十足地筹建起了“报吧”。他首先在离学校不远的一个胡同里,以每月400元的价格租赁了两间住户自建的门面房,订阅了近百种报纸和杂志,将其分为创业求职、文学艺术、电脑网络、财经金融、新闻热点、报刊文摘六个“阅读小区”,并在“报吧”设立了吊椅、摘抄台、情人阅读包厢等设施,找美术系的学生帮忙设计了精美、醒目的广告牌,一切准备停当之后,他的“报吧”开业了。
花1元钱便可以看几十元甚至几百元的报纸和杂志,学生们觉得非常划算,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小店的生意出奇的好。为了吸引客户,增加收入,小王还增加了出售咖啡、茶水、冷饮等服务项目,推出了月票八折等优惠促销措施,使每天的顾客流动量在90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