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利息收益风险。购买股票后“捂股”的办法现在也落伍了,一家上市公司今年效益很好,明年没准儿就成了亏损,甚至会连续出现多个跌停板,等你发现时为时已晚。所以,投资者应关注投资品种的年报、季报、收益、利率等变化情况,及时做出正确选择,以避免投资途中被“绊倒”或出现更大的“车祸”。
第四部分 个人理财风险防范2.个人也须防“破产”
在西方国家,如果因个人财务管理不善导致负债太多,没有能力偿还,便可以申请破产。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破产已不是什么新闻,但个人破产似乎还有点陌生。其实,如果个人负债太多、因担保等原因间接负上债务或出现重大投资失误,导致家庭资产为零或负数的时候,事实上这个人已经“破产”了。并且目前达到这一标准的人绝非少数,只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关于个人破产的法律,而无法形成名义上的破产罢了。
小张是一家国有企业的员工,年初,一个老同学因办贷记卡提出让他提供担保。小张当时认为,卡是同学自己办的,即使出现透支,银行也会先找办卡人要账,担保只不过是银行规定的手续而已,于是便在办卡协议上签了字。此后,这位同学恶意透支,最后携款不知去向。无奈之下,银行将作为担保人的他起诉到法院,并冻结他的存款和房产,用于偿还透支款。他顿时从令人羡慕的国企员工成了身无分文、无家可归的“流浪汉”,用他自己的话说:“因为不当担保,我已经彻底破产了!”由此可见,盲目理财、轻易负债、不当担保都有可能造成个人的“破产”。
过度负债累及家庭生活
前几年,“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而贷款消费曾一度流行,许多人便抱着“不贷白不贷”的心理而“先花了再说”,结果一些贷款数额较大、盲目超前消费的贷款者,贷款花得差不多以后,还款的巨大压力日渐显现,全家只得“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同时,如果因意外造成家庭收入骤然减少,而无力偿还贷款本息,弄不好还会被银行告上法庭。因此,消费贷款应量力而行,还款能力差、对自己的未来收入不乐观的人不应选择贷款消费。如果因购房等正当需求,贷款额度也应注意每月还款额不超过月稳定收入的40%,负债总额不要超过个人净资产。
盲目炒股使得血本无归
如今股票市场日趋规范,但是在规范过程中不时会暴露出一些“地雷”,如果盲目炒股,弄不好就会被地雷“炸伤”。在某企业从事财务工作的小李非常痴迷炒股,但他既不懂技术指标,也不看公司业绩,而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