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盘,就代表着足足两块五。
货源跟上后,加上有些人会用双卡录音机来翻录,《明天会更好》就像是一股风一样,伴随着开放的大潮,从影院刮向了音像店,再刮向大街小巷。
一个月的时间。
伴随着《大桥下面》的热映,《明天会更好》光是正版磁带就卖出了四十多万张,盗版和翻录的,更是不知有多少。
加起来百万不止。
黄泽就这样横空出世在1983年末。
这个国内的流行音乐歌手可谓寥寥无几的时代。
接下来要大红大紫的张刑还未成为入狱系歌手,更是连人生的第一张专辑都要等到明年一月份。张墙更还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女,离她人生第一张专辑还有一年之久。
韦惟,田振也还都没怎么冒头。
而需要戴个墨镜,起个艺名叫苏丙或者苏冉来冒充苏芮的那鹰,更是连影都没呢。
“他们都还没火呢。”
“我要火了!”
骑着二八大杠行驶在上班的路上,黄泽清晰的意识到了这一点。
原因嘛,很简单。
依然有人在车后座的录音机里的放着《甜蜜蜜》来炸街。
但已经听到了两次《明天会更好》。
这就是进步啊!
“只是,我想当的是导演啊!”
“你说我怎么就在歌手这一行先崭露头角了?”
黄泽乐了。
不过心里却是没有什么后悔的。
这两者是可以相辅相成的。
“歌火了,我这当导演的计划,也能向前推进一小步了吧?”
事实也确实如此。
刚到厂子里,屁股还没坐热呢,就有厂长办公室的人过来了,“黄泽,厂长要见你。”
“好!”
按到一声机会来了,黄泽立马起身,跟着对方来到了厂长的办公室。
“徐厂,黄泽来了。”
“好,伱出去吧。”让带着黄泽来的人离开,徐商楚便把目光落在了黄泽身上打量了起来。
而在他打量黄泽的时候,黄泽也在看他。
六十多岁的样子,头发大都白了,呈现一个向后抹去的背头,还戴着个大黑框眼镜。
似乎是打量够了,徐商楚笑着点了点头,“黄泽啊!你做的不错。”
“电影主题曲和音像公司合作的主意,已经被证明了,可以走通!”
“中唱那边刚交给我们厂两万块钱。”
“待会你记得去你爸那领你的奖金和作词作曲演唱酬劳,也不多,两百块。”说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