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逐步爬到皇帝的枭雄,王莽还是有自己的骄傲的。
可目前的情况,似乎再骄傲也没用了,毕竟变不出士兵变不出人口,也变不出粮食出来。
“陛下属下赞成平司徒的建议,为了天下的安稳,为了未来的东山再起,我们只能割地了。”
一直没有发言的甄邯说话了,无论是放手还是进攻,风险都太大,一旦失败,新朝失去的就不仅仅是一个洛阳了。
因为汉中叛军的缘故,他们恐怕连最后的退路都没有!只能在长安吊死!
徐华答应与赤眉军联合,所求无非就是那点土地,以及大义的名分而已,其中如果能还于洛阳,那向汉的正统性无疑会大幅度提升。
结合新莽的求和,也不需要经历流血,失去了司隶大部分的新朝也无法再与大汉争锋了。
可以说一个是直接暴毙,一个是慢性死亡。
让甄邯选的话,他想死晚点,自从陛下改革失败以后,新朝就没救了。
王莽能取代大汉的依靠是什么?贤能的名声,以及大汉昏君频出,天灾不断,百姓也向来迷信,加上其频繁的渲染,于是就开始认为大汉气数已尽。
投身到了自己自认为的圣君王莽面前,认为此人能够拯救大汉,改朝换代就能终止连年的天灾了!
可现实正好相反,他们发现,王莽这个“圣人”其实是个伪君子!
无非就是想实现自己的想法而已,变法严重不符合大汉国情,同时还收获了豪强阶级的厌恶,这是没救的根本原因。
民心的支持固然重要,但这个时代操纵民心并不算难,老百姓很迷信的,只要伪造点祥瑞就可以收获拥戴了。
可豪强地主就不同了,他们属于是聪明人,信但不多,一旦失去了其支持,就很难挽回。
除非你让许诺重利,比如给他们永久免税这种,当然这完全不可能,本来地方豪族就偷着藏匿人口了,这要是再免税……朝廷真的还能运转下去吗?
“贤弟你怎么支持这么过分的建议?不可,万万不可,若是真的割出了洛阳,那我朝距离灭亡也不远了!”甄丰不同意,他认为这是取死之道。
与其苟延残喘,倒不如奋力一搏!最起码输了也不遗憾。
“不错,割地赔款屈辱至极!我朝自从建立以来,何时受过如此耻辱?不可,绝对不可。”王舜就是单纯认为太屈辱了。
对此,平宴没有多什么,只是静静看着新始祖,“请陛下顶多。”
作为朝中叱咤风云多年的老牌大臣,他在察言观色,揣摩圣心上相当有造诣,能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