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云说:“姥姥,我也好想您。”“是啊,这又是五、六年了,你也一直不上北京来。姥姥叫人写信告诉你妈,让把你送来,都说你读书忙。平日里,你爸你妈,倒没少了给我捎东西。可我们老年人图个什么?不就图个儿孙满堂,看着高兴吗?把你捎来,不比什么都强。”说着老人家掉下眼泪来。
旁边的人也跟着擦眼角。健云说:“姥姥,我这不是来了嘛!不是我爸我妈不让我来。真的是上学忙。”
老太太听了这话,渐渐止住了悲伤,却又说:“我不是怪你,也不是怪你爹妈。按理你这个岁数正该发奋读书,以后报效国家,只是现今这世道,你们读了书又有什么用呢?”
老太太是不问天下事的人,只记着老太爷临终前的话,心里认定一家大小都是大清子民,不该与民国有什么瓜葛。
辛亥革命时,女婿杨义山正在杭州知府任上,本来浙江都督请他进军政府,他拒绝了,带了一家大小到了上海闲居起来。但杨义山知道自己隐居一世还可以,要杨家世代隐居,却是痴人说梦,所以也让健云好好读书,以后出来做事。
但健云从小跟着姥姥,很清楚她的心思,听这话就连忙叉开:“姥姥,爸妈让我给您带好,他们还给您带了些南方的鲜货,我不好拿,专门差人送的,随后就到。”
“咳,你爹妈也真是的,我这什么也不缺,他们又麻烦这些作什么。”一旁坐着的大奶奶插话到:“这是妹妹、妹夫的孝心,您该领着的。”
老太太听见大奶奶说话,忙说:“光顾和你说话了,快去见过你舅舅、舅母。”健云忙回过身来,走到中年男女跟前,给他们行礼,嘴里说:“舅舅、舅妈,云儿给你们请安了。”
两人笑着说:“不用了,不用了。你爹妈都好吗?”“好,爹妈让我给舅舅、舅妈带好。”叙了两句家常,健云回身拉过子萱:“这是我的同学秦子萱。”
秦子萱忙也给沈老太太、沈怀远夫妇行了礼。老太太看着子萱连连点头:“好,好,真是个好孩子,你们家南下的时候,你才生呢,都长这么大了,你爸小时候就爱来我们家玩,你呀,真象他!”
沈怀远接着话头说:“令尊的信已经收到了,你们家老太爷和我们老太爷是至交,令尊和我又是同年,你到北京就把这里当家吧!”子萱忙答到:“谢谢老太太、伯父、伯母。”
秦子萱的祖父与沈老太爷同殿为臣,交情甚厚,但两人的政见却有相左,秦老太爷那时在总理衙门,是个洋务派。
大变之后,秦老太爷虽然也不想作民国的官,但对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