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和冷文轩,只有几名行动人员,燕鸣,郑继明,付文征等人一起看家。
“好,有任何情况随时给我发报。”
许青云出门都会带着电台,有电讯组的人跟着,任何时间都能和站内取得联络。
许青云带人上了飞机,飞机起飞之后,他看向西边的天空。
一场大变马上到来,老头子已经到了西安,张将军对他进行了劝说。
国内一片反对内战的声音,老头子充耳不闻。
一句攘外必先安内,让无数百姓和知识分子失望。
早在去年学生们便有过游行,希望联合一切力量,共同抗日,日本人狼子野心,侵占东北后,一直在蚕食中国土地。
打走侵略者,才是果党政府最应该做的事。
很可惜,老头子一直没有答应。
飞机很快来到大海上空,许青云知道历史,这次事情对国内影响很大,至少暂时团结在一起,共同抵抗日本人。
也为后来各军联合抗击日本人做了个提前准备。
新加坡机场,陈长存早已等着。
看到许青云下飞机,陈长存立刻挥了挥手:“青云,这边。”
陈长存的车直接开进了机场,换成别人肯定不行,不过陈家在新加坡地位很高,有这个资格。
“长存哥。”
许青云和陈长存早已熟悉,就像好朋友一样握手拥抱。
“我们回家,父亲等着你呢。”
陈长存带许青云上车,车子还没启动,便说起了现在药厂的情况。
药厂的预售早已结束,陈长存严格按照陈先生的叮嘱,只卖三成的预售,而且只卖一年。
没多久他们便卖光了一年内三成的产量。
价格和美国那边差不多,但要考虑运费等因素,他们的药品价格其实更低。
即使只卖三成,他们也回收了三十多万美元。
新加坡药厂一年的产量,大概百万美元左右。
但这是一个厂子,若是许青云三个厂子加在一起,每年至少三百万。
这不是许青云目标,目前没有开战,他暂时没有扩大药厂产能。
现在技术没那么高,像磺胺这类药品保质期没那么长,一年已是极限,不过所有厂区,许青云都做了安排,留足地方,以后可以随时扩建,上了生产线便能直接生产。
战时的产量,每年至少要达到一千万美元。一千万美元是以现在磺胺价格统计的产量,若按照战时价格计算,至少还要翻一倍。
许青云有这个信心。
“陈伯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