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站在政哥面前的臣子,有那等包藏祸心之辈,亦有那等仰仗祖荫之辈,更有那等贪污受贿之徒,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
那就是,他们并非庸碌无能之人!
随着韩非振臂一呼,陆陆续续有臣子出列,赞同天玄与扶苏的这道奏疏。
“传诏,命扶苏和天玄在主持完了稷下学宫祭酒更迭一事后,就开始推行这些措施。”政哥见群臣都认同这道奏疏,平静道。
“陛下,微臣斗胆请缨,前往临淄,协助长公子与四公子,在稷下学宫推行这项制度。”韩非再度开口,以最平淡的言语,说出令殿中群臣为之变色的话语。
立于韩非身旁,与韩非既是师兄弟,亦是政敌的李斯双目睁大,深深望着韩非,仿若今天才认识了他。不久前,年事已高的左丞相王绾向政哥上了一道告老还乡的奏章,步了王翦的后尘,回老家养老,帝国的左丞相一职空缺下来。政哥虽未明言,但自一些细节可以看出,政哥有意以韩非为左丞相。
怎料,韩非要在这即将登上帝国丞相之位的关口,离开中枢。
随着韩非此言,所有人看他的眼神,都像在看一个怪物。首当其冲的政哥,半晌方吐出一字:
“允。”
“多谢陛下。”
得到政哥的允许,韩非喜形于色,根本不将已然失之交臂的帝国左丞相之位放在心上。
“陛下,微臣有本启奏,……”
“陛下,陇西一带……”
“陛下,九江水患爆发……”
…………
帝国何其之大,政务繁多。
第一道奏疏处理完后,不断有臣子出列,向政哥汇报帝国内发生的大小事宜。四海归一殿,回荡着此起彼伏的言语。每一句话,都象征着无数人的生命。一旦定下处置办法,马上会有人去处理,毫无拖沓。
“陛下,微臣有本启奏。”
十数道政务处理完毕,班列中走出一名旧楚系官员,冲政哥稽首一拜。
“陛下称帝数载,正值盛年,但后宫主位空缺。微臣冒死进谏,明珠夫人贤良淑德,代掌后宫多年,将后宫诸事处理的井井有条,理当扶正,母仪天下!”
‘立明珠夫人为后?’
自昌平君、昌文君兄弟谋逆叛变后,帝国朝堂上的楚系人马元气大伤,若非得益于公子扶苏的庇护,如今多半已从帝国朝堂绝迹。这名楚系官员虽留在朝堂,但平素沉默寡言,怎料今日一开口,就是这么一件惊天之举。
一时间,满朝文武的脑海回荡着这句话。
“陛下,微臣附议。我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