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公命”不言谥是也。
追命也。(举谥明知追命死者。礼,生有善行,死当加善谥,不当复加锡。不言天王者,桓行实恶,而乃追锡之,尢悖天道,故云尔。善行,下孟反,下同。复,扶又反。悖,补内反。)
[疏]注“不言”至“云尔”解云:如此注者,欲决文元年称天王也。
王姬归于齐。何以书?我主之也。(鲁主女为父母道,故恩录而书之。内女归例月,外女不月者,圣人探人情以制恩,实不如鲁女。)
[疏]注“内女”至“之也”解云:即隐二年“冬,十月,伯姬归于纪”隐七年“春,王三月,叔姬归于纪”成九年“二月,伯姬归于宋”之属是也。然则此事亦在月下,而言不月者,何氏以意斟酌,故如此解。而庄十一年“冬,王姬归于齐”而不书月者,彼则鲁不主婚,自著天子有恩于王姬故也。
齐师迁纪并阝、晋阝、吾阝。迁之者何?取之也。(以称师,知取之。并阝,步丁反。晋阝,子斯反,又音晋。吾阝,音吾。)
[疏]“迁之者何”解云:欲言实迁,不言处所;欲言取之,而经书迁,故执不知问。
取之,则曷为不言取之也?(据莒人伐杞取牟娄。)
[疏]注“据莒”至“牟娄”解云:即隐四年经文。
为襄公讳也。(襄公将复雠于纪,故先孤弱取其邑,本不为利举,故为讳。不举伐,顺讳文也。)外取邑不书,此何以书?大之也。何大尔?自是始灭也。(将大灭纪从此始,故重而书之。)
二年,春,王二月,葬陈庄公。
夏,公子庆父帅师伐馀丘。于馀丘者何?邾娄之邑也。曷为不系乎邾娄?国之也。曷为国之?君存焉尔。(庆父幼少将兵,不讥者,从不言弟意,亦起之。少,诗照反。)
[疏]“于馀丘者何”解云:欲言是国,天下未闻;欲言是邑,而不系国,故执不知问。“曷为”至“焉尔”解云:桓七年传云“咸丘者何?邾娄之邑也。曷为不系乎邾娄?国之也。曷为国之?君存焉尔”然则彼巳有传,而复发之者,正以邑不系国,凡有二种,故须解之。即昭三十二年“取阚”传云“阚者何?邾娄之邑也。曷为不系乎邾娄?讳亟也”注云“与受滥为亟”是。注“庆父”至“起之”解云:正以桓六年“九月,丁卯,子同生”则庄公年十五矣。庆父之年宜十二三,故云幼少将兵矣。所以不书月以讥之者,正以不言弟意亦起之,何者?文元年注云“不称王子者,时天子诸侯不务求贤,而专贵亲亲,故尢其在位子弟,刺其早任以权也。鲁得言公子者,方录异辞,故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