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面子也不给。
诏书下达后的第二天,十一月丙子(28)。
汴京及整个开封府,再次普降大雪,积雪最深者达到两尺余,气温骤降到零下十几度。
没辙了!
向太后只能下诏,要求有司加快审理狱囚。
只要卷宗有问题的一概先释放——诏以雪寒,促决见囚。
这个政治任务压下去,开封府左右都巡检和司录司的监狱,几天之内就为之一空。
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囚犯,全部释放。
所有监狱里剩下的基本都是铁证如山,不容辩驳的罪犯。
若在现代,这是乱弹琴。
但在中古的大宋,这样的决狱行为,反而带着正义。
因为,尽管大宋的司法系统,较之汉唐,更为开明、先进。
但冤假错案,依旧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有的是三木之下,屈打成招的犯人。
只能说,老天爷下大雪本意是坏的,但被执行好了。
然而,世界终究是物质的。
并不会因为,向太后的善举而有什么改变。
昨夜,汴京再次普降大雪。
虽然天气并没有和前两次大雪后那么冷。
可依旧是让京中冻绥十余人。
赵煦回头,看向童贯,问道:“母后可知此事?”
“应该知道了吧?”
“走吧!”赵煦说道:“去保慈宫看看母后!”
便带着童贯,在御龙直的护卫下,沿着福宁殿和保慈宫之间的回廊,到了保慈宫中。
赵煦到的时候,向太后正在文熏娘的陪侍下,站在保慈宫前的御阶上,看着皇城中厚厚的积雪。
“母后!”赵煦上前行礼问安后就说道:“儿臣听说,京中昨夜又有十余人冻绥?”
“恩!”向太后点头,道:“吾已下诏,命开封府检索在京诸厢坊中孤寡老弱贫困之人,出封桩库钱十万贯,计口按日给米、赐炭!”
“无论如何,先将冻绥者的数量止住,防止出现大中祥符五年,京中一夕冻绥数千人之惨剧!”
赵煦抿了抿嘴唇,道:“母后宽心,今京中已无柴宗庆那等人物!”
大中祥符五年的冬天,汴京遭遇如同现在一般的极端寒冷天气。
大量百姓被冻绥而死。
但是,那次之所以那般严重多半是人祸——真庙的妹夫柴宗庆,利用天灾,垄断汴京煤炭供应,导致煤炭价格飞涨,百姓烧不起炭。
向太后听着,点头道:“此番多亏了六哥仁圣!”
“不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