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初年五月。
南阳王刘协上书奏曰:“陛下何时立太子?”
金茂算算时间,大儿子金临外出历练也有近十年了,按照早先的说法,得召回中央培养。
不过,东北那边四儿子金哲干得不错,很得民心,比大儿子金临更有明君相。
至于二儿子金兵已经明确在军队中任职,没什么政治头脑,当个武将也不错。
三儿子金窦就更不用说了,他的天赋发挥在科研方面更适合。
但是立太子不止是金茂一个人的事,更是国事。
为此,金茂特意将这件事放在大朝会上议论。
“大皇子金临在外历练十载,颇有成效,今南阳王刘协请立太子,诸位有何看法?”
众臣一听这话,肃然起敬。
因为他们都不是哪个皇子的拥趸,而是皇权忠实拥护者,毫无利益相关之事,谁也犯不着去冒险。
见状金茂点名道:“太尉有何见解?”
太尉周瑜出列回答道:“陛下,立太子之事,关乎国本,需谨慎而行。大皇子金临在外历练多年,据闻其治理有方,深得民心,且在军事上亦有所建树,实乃国家之栋梁。然而,立太子还需考量其品德、学识及对皇权的理解。臣建议,可召大皇子回京,与诸位皇子一同接受考验,以观其能,再行定夺。如此,方能确保所选太子既能承继大统,又能服众,稳固朝纲。”
金茂点头问下一位:“司徒怎么看待?”
司徒戏志才说道::“陛下,太尉之言甚是。然则,立太子之事,不仅关乎个人才能与品德,亦需考虑其对家族的维系及对朝中势力的平衡。大皇子虽在外声名显赫,但其他三位皇子亦非等闲之辈,他在内辅佐陛下处理朝政,对政务颇为熟悉,且能妥善处理各方关系,深得朝臣拥戴。此外,诸位皇子各有千秋,或有未被发掘之潜能。臣以为,除召回大皇子外,亦应给与其他皇子同等机会展示才能,通过公平竞争,让陛下及朝野上下共同见证,方能选出最适合继承大统之人。同时,此举亦能彰显陛下公正无私,增强皇室内部的凝聚力,对国家的长远发展大有裨益。”
金茂再次点头,看向第三位:“司空如何看待?”
司空荀攸说道:“臣以为,二位大臣所言极是。历代以来,皇位继承之事关乎国家兴衰,需谨慎处理。大皇子固然才干出众,但其他皇子亦不乏可造之材。若能让诸位皇子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不仅能发掘他们的真正潜力,还能避免因嫡庶之别而引发的内部纷争。此举既能确保皇位继承的公正性,又能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