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授课,传授现代农业知识,包括科学种植、病虫害绿色防控、精准施肥等技术,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让科技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强大引擎。
综上所述,多管齐下,方能实现我国农业的全面升级,不仅确保粮食安全,更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为国家的持续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潘士元说得也有道理。”金茂指出问题所在道:“但接下来的五年,我们将以巩固发展为主,不会再行大型工程。”
司徒戏志才出列道:“陛下,既然如此,臣以为当务之急在于深化农业科技的应用与普及,将专家学者传授的现代农业知识转化为农民手中的实战技能。可以设立更多的农业科技服务站,派驻专业技术人员,面对面指导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确保科学种植、病虫害绿色防控、精准施肥等技术真正落地生根。同时,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扶持力度,通过政策激励、资金补助、技术培训等多种方式,吸引更多有志青年投身农业,成为推动农业化的主力军。”
“此外。”戏志才补充道:“病虫害防治也是一大难题。”
“如今我们所拥有的有粟、麦、稻、土豆、红薯、玉米等种子皆有高产作物。”
“臣以为只要病虫害防止得当,产量还能再往上增长。”
金茂点头道:“确实如此。”
“只要增长土地肥力,一年两熟甚至三熟都有可能。”
“对了,如今全国生态循环圈建设情况如何?”
司徒戏志才回答道:“全国生态循环圈建设已初见成效,各地正积极推行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模式。我们在黄河、长江流域等重点区域实施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和水土保持工程,不仅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还改善了农田的生态环境。同时,各地也在探索和推广有机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通过堆肥、绿肥等方式增加土壤有机质,提升地力。
此外,我们还鼓励农民利用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发展生物质能源和有机肥料产业,形成了‘种养结合、资源循环、生态平衡’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还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来源。
在畜牧业方面,我们也推行了生态养殖模式,比如林下养鸡、稻田养鱼等,既利用了自然资源,又减少了环境污染,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总体来看,全国生态循环圈建设正朝着预期目标稳步前进,为农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金茂点头问道:“那么黄河以北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