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浴火重生
洛阳。
当金茂得知金临所范之错时,当即下了罪己诏,并为遇难之人送上烈士待遇。
不论这些人有没有私心,人死为大。
此外,金茂要金临为这件事全权负责,给每户人家尽孝。
并告诫所有皇子,今后要是再发生这种事情,一并取消争储资格。
这下子,年长皇子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金茂往往会原谅初犯,而不会原谅再犯。
这对于其他皇子来说不公平,他们失去了犯错机会,提高了犯错成本。
但世界上就不存在真正的公平,要不是金茂,金临早就立为太子,跟其他皇子有个鸡毛关系。
不过,金临也并不是没有代价,先前在乌伤县所做的功绩以及在西北这三个月的努力全都化为泡影。
且金茂下诏给诸葛亮,给他权限任免金临今后的职务,要是觉得金临真的不适合在西北发展就写一道奏章,金茂直接就给金临调离,不再让他触碰西北事务。
武威郡金城县。
诸葛亮很发愁啊,金临刚来的时候,他就感觉这是个大雷,现在应验了。
这不,刚刚开春,陛下的诏书也到了。
说是给他权限,但诸葛亮真的敢做出决定吗?
他再想把金临赶走,也不能当面表现出来啊,这可是大皇子,万一将来成了储君,到那时候,什么三公九卿,做梦去吧。
退一万步讲,金临再烂,现在也没竞争对手,而且,据诸葛亮的观察,金临遭遇大变,整个人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不头铁了,能听得见别人的意见,这就很难得。
其次,三个月来,金临并非没有优点,吃苦耐劳,与民同苦,比得上陛下当年。
最后,金临背后有皇后、南阳王支持,其他三位皇子凭什么去竞争?
因此,诸葛亮更加不敢轻易做出决定,尤其是当下这个接骨眼上。
随着第二座钢铁厂落地,钢轨不断产出,长安到陇西的轨道不日即将竣工。
到时候,这几百里路要是天气好,两天就能到,就算运送大量物资,也不超过七天时间,大大节省损耗的同时又提高了效率。
只要这段车道建成,从陇西到武威郡这段路,今年肯定能完成。
随着技艺越发成熟,后面修建起来只会越来越快。
基础已经打牢,诸葛亮可不想被人摘了桃子。
因此,金临这件事必须要妥善处理。
于是,诸葛亮凭借金茂的诏书,请金临来议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